TikTok二次禁令大限將至創作者與夥伴信心不減
今年第二次,TikTok面臨著一個可能決定其在美國命運的最後期限,這也將影響無數依托這款中國社交應用開展業務的創作者和品牌的存續。此前,緊迫感曾促使一些創作者在1月發布傷感的告別視頻,如今這種情緒已轉向謹慎樂觀。創作者和企業表示,他們相信TikTok將繼續留在美國,但同時也為可能的變化做準備。

擁有270萬TikTok粉絲的創作者吉安娜·克里斯汀(Gianna Christine)表示:“我盡量保持樂觀,期望TikTok能夠繼續留在美國,但作為創作者,我必須為任何可能的情況做好充分準備。”
根據美國前總統拜登簽署的國家安全法,若中國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未能在4月5日前剝離TikTok的美國業務,該應用將面臨實質禁令。位元組跳動原定1月19日為剝離最後期限,但川普簽署行政令指示司法部長暫不執行該法,為位元組跳動爭取了額外75天時間處理美國業務剝離。
克里斯汀表示,她尚未收到TikTok關於其未來動向的直接通知。儘管她仍對TikTok在美國繼續運營持樂觀態度,但她也在積極擴展自己在Snapchat和YouTube上的業務,以防萬一,畢竟“你永遠無法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
川普在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多次對TikTok發表積極言論,並將其用作競選工具。據報道,他上週日表示「相當確信」能在4月最後期限前達成TikTok相關協議。上週他還稱,若協議未果,可能延長最後期限並透過削減對華關稅促成交易。
Wai Social行銷與顧問公司創始人奧利維亞·普羅特尼克(Olivia Plotnick)表示:“我真的不認為TikTok會被禁。川普顯然希望展示自己的談判能力,並促成交易。”
TikTok和白宮都未回應置評請求。
無論TikTok未來如何,公司都保持正常營運狀態。多位在職且離職的TikTok員工表示,他們尚未收到管理階層關於TikTok在美國未來命運的任何通知。合作品牌和創作者也表示,TikTok並未就此議題提供任何更新給他們。
這種不確定性並未阻止TikTok尋求新的合作機會。例如,行銷公司Meltwater宣布,它已在3月加入TikTok的行銷合作夥伴計畫。 Meltwater的技術負責人阿迪亞·賈米(Aditya Jami)表示,他的TikTok聯繫人似乎對TikTok的未來“同樣感到迷茫”,但雙方依然推進了合作關係,這一合作將涉及兩家公司深度系統整合。
賈米補充道:“他們實際上會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可以一起建造並向客戶開放,所以我覺得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TikTok創作者艾麗莎·麥凱(Alyssa McKay)擁有超過1000萬粉絲,但她已經主動在多個平台上擴展自己的影響力,為應對潛在禁令提前準備。她說:「如果你還沒進駐Snapchat、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那你應該立即行動起來。」麥凱補充道,她在其他平台上的收入已經超過了TikTok。
根據社群媒體和網紅行銷公司Later提供的數據,第一次TikTok禁令的截止日期並未顯著改變創作者和品牌的社群媒體發布行為。
數據顯示,1月TikTok禁令截止前一周,社群媒體用戶在Threads和YouTube上的發文量分別增加了10%和6%。然而,Later發言人表示,創作者和品牌在1月禁令後的一周,相較於禁令前一周,整體發文習慣幾乎沒有變化。在3月,隨著4月截止期限的臨近,用戶開始將計畫發布的貼文逐步轉向Instagram,作為更安全、更穩定的選擇。
在1月禁令臨近的那一周,小紅書一度登上了蘋果應用商店的榜首,該應用具有與TikTok類似的短視頻功能。 Wai Social指出,這款應用程式的主要使用者群體是來自中國較為富裕城市的女性,她們熱情接納了突然湧入的美國用戶。
然而,小紅書的這一短暫「輝煌」時刻可能不會再現。創作者和品牌表示,TikTok恢復正常運作後,小紅書不再是優先考慮平台。 Later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薩頓(Scott Sutton)認為:“我不認為像小紅書這樣的替代應用會再掀起熱潮,那隻是曇花一現,並沒有其他平台那麼持久。”
Abundance Institute人工智慧政策負責人、前聯邦貿易委員會首席技術官尼爾·奇爾森(Neil Chilso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立法者或TikTok的競爭對手(如Meta或谷歌)是否會採取法律手段來強制執行這項國家安全法案,但此類法律行動可能會激怒TikTok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及川普。
奇爾森補充說:“川普喜歡法律賦予他的這種籌碼,他正以法律文本之外的方式拖延這場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