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基辛格認為台積電在美國投資不會有太大作用核心技術仍將留在台灣
英特爾前執行長帕特·基辛格聲稱美國晶片領導地位取決於台積電的“知識產權轉讓”,目前看來結果尚不確定,由於研發工作仍限於台灣,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不會對該國的晶片製造能力產生太多好處。

基辛格最近對行業情況發表了相當有趣的評論,看起來這位英特爾前執行長對台積電在美國的擴張並不樂觀。根據《金融時報》報道,帕特·基辛格聲稱,這家台灣巨頭計劃在美國投資1000 億美元擴大晶片生產,但實際上並不會讓台灣佔據領導地位,因為核心技術仍將留在台灣。簡而言之,基辛格認為,技術轉移是美國成為主導力量的「必需品」。
如果不在美國進行研發,就無法讓美國佔據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台積電的所有研發工作都在台灣,還沒宣布要將研發工作轉移。
除非在美國設計下一代電晶體技術,否則在美國就沒有領導地位。
– 派特·基辛格
基辛格聲稱,川普的關稅會“逐漸帶來好處”,因為這會促進晶片在美國本土生產,一方面也促使台積電等海外公司在該地區設立工廠。然而,為了讓美國在晶片行業取得“領導地位”,台積電等公司必須將其研發設施轉移到該地區,但鑑於台灣政府嚴格反對技術轉讓,這目前看來不太可能實現。
不過,基辛格聲稱台積電的投資不會涉及研發分配並不完全準確,因為根據台積電的新聞稿,這家台灣巨頭計劃在美國開設一個“主要研發中心”,這意味著從長遠來看,美國控制先進晶片技術的能力將會有所提高。鑑於台灣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世界需要一條替代的供應鏈,台積電-美國計劃未來將如何發展仍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