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的人備份了資料但資料遺失事故依然存在
作為3月31日(愚人節前一天)世界備份日的一系列宣傳活動的一部分,西部數據在一個月前委託對10 個國家的6118 人進行了一項調查,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備份習慣。調查結果顯示,87% 的受訪者會手動或自動備份資料。他們的主要動機包括擔心遺失重要文件(83%)、需要釋放設備空間(67%)以及防範網路威脅(42%)。

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資料遺失仍然普遍存在:63% 的受訪者報告因設備故障、意外刪除或網路攻擊而遺失資料。
在當今的數位世界中,個人資料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從健康記錄和財務文件到照片和影片中捕捉到的珍貴回憶,保護這些資訊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這項調查強調了有多少消費者已經認識到這個現實。
未能備份資料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正如幾起備受關注的事件所表明的那樣。例如,在製作《玩具總動員2》期間,一個伺服器指令意外刪除了電影的大部分動畫檔案。儘管團隊有備份,但部分備份已損壞,導致專案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最終,電影成功恢復,但並非沒有嚴峻的挑戰。
最近的一個例子發生在2021 年,當時歐洲最大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之一OVHcloud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資料中心遭遇大火。大火徹底摧毀了一個資料中心,並損壞了另一個資料中心,導致數千個網站和服務下線——包括政府入口網站、銀行和遊戲平台。
雖然有些客戶選擇了額外的備份服務,但其他客戶卻永久丟失了關鍵數據,因為他們完全依賴本地資料中心儲存而沒有異地備份。
另一起備受關注的案件是2021 年Colonial Pipeline 勒索軟體攻擊,導緻美國關鍵的燃料基礎設施陷入癱瘓。此次攻擊迫使該公司關閉其5500 英里長的管道沿線的運營,導致整個東海岸出現大面積燃料短缺。雖然Colonial Pipeline 最終支付了440 萬美元的贖金,但該公司能夠在幾天內恢復運營,部分原因是其資料備份,這使得他們能夠獨立於攻擊者的解密工具開始恢復關鍵系統。
鑑於這些例子,採用可靠的備份方法至關重要。 3-2-1 備份策略被廣泛推薦,該策略涉及在兩種不同類型的媒體上存儲三份數據,並將一份數據存儲在異地。
然而,隨著免費雲端儲存容量迅速耗盡,許多消費者開始轉向雲端儲存和本地外部儲存相結合的混合儲存方式。這種轉變是出於對成本效益和可靠性的需求,因為60% 的受訪者在過去六個月內用完了免費雲端儲存空間,導致56% 的受訪者升級到付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