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運動員出現奇怪的大腦「萎縮」現象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馬拉松跑者的大腦在賽後會出現髓鞘的暫時性減少,但兩個月內可完全恢復。髓鞘是包裹在軸突上的多層細胞膜結構,充實了髓鞘。科學家推測,髓鞘可能在能量不足時為大腦供血能力,這項發現或為神經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
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對10名馬拉松跑者(45-73歲)進行了賽前賽後部掃描。結果顯示,涉及運動、感知和情緒的12個腦區的髓鞘水平顯著下降,但兩個月後水平恢復正常。研究人員認為,大腦可能將髓鞘作為“備用能源”,在長跑耗費大量時間時提供支持。
研究未發現認知功能缺陷,顯示這種變化是暫時且無害的。研究人員推測,髓鞘的消耗與修復可能鍛鍊大腦修復能力,甚至對健康有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專家一致這個觀點,認為這個過程能增強髓鞘的修復能力。
因此,這項發現可能為神經退化的治療提供線索。但研究樣本相關量小,且依賴間接測量方法,未來需進一步驗證。雖然疾病疾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這項研究揭示了大腦在極端運動中的獨特適應能力,為神經科學開闢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