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可以解釋為什麼少女比男孩更容易憂鬱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精神疾病,影響全球約2.8 億人。女性罹患憂鬱症的幾率是男性的兩倍,這種差異在青春期開始顯現。雖然先前的研究已經探索了成年人憂鬱症的生物學機制,強調了犬尿氨酸路徑的潛在作用,但這是第一個研究青少年中該路徑的研究,特別是與生理性別的關係。

這項研究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雜誌上,由MQ 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資助,並獲得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NIHR) 莫茲利生物醫學研究中心(BRC) 的支持。
犬尿氨酸途徑是一種分解色氨酸的代謝過程,色氨酸是一種存在於許多食物中的氨基酸。在大腦中,這種分解可以遵循兩種不同的途徑:一種產生神經保護化合物,另一種導致神經毒性物質。關鍵副產物包括保護腦細胞的犬尿氨酸和可能對腦細胞有害的喹啉酸。
資深作者Valeria Mondelli 教授是倫敦國王學院神經免疫學臨床教授,也是NIHR Maudsley BRC 情緒障礙和精神病學主題負責人,她表示:“青春期是大腦和身體發生許多變化的時期,但我們對抑鬱症的可能生物學驅動因素以及這可能會如何影響青少年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差異仍然知之甚少。我們的研究表明,’犬類的研究表明為什麼樣的社會和個人因素會影響心理健康,透過確定所涉及的生物學通路,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幫助青少年控制憂鬱症。
該研究透過血液檢查評估了150 名年齡在14 至16 歲之間的巴西青少年體內的犬尿酸和喹啉酸水平。這些青少年分為三組:憂鬱症風險低組、憂鬱症風險高組和已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組。風險評估採用一種作為青少年早期憂鬱症識別(IDEA) 計畫的一部分而開發的測量方法,並考慮了一系列因素。
每組有50 名青少年,他們按生理性別平均分配,以探索男女青少年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對這些青少年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跟踪,以評估他們的憂鬱症狀是持續存在還是有所改善。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憂鬱症風險較高或目前被診斷為憂鬱症的青少年體內的犬尿氨酸(一種神經保護化合物)含量較低。這種降低在女性青少年中最為明顯,這表明女孩在青春期可能更容易受到犬尿氨酸路徑失衡的有害影響,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女性患憂鬱症的幾率更高。
該研究還測量了血液中顯示身體處於發炎狀態的特定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感染、壓力或疾病期間會釋放出來。研究發現,這些發炎標記物的含量較高與犬尿氨酸路徑中神經毒性化學物質的產生增加有關。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關聯在高風險或患有憂鬱症的青少年中發現,但在低風險青少年中沒有發現。這表明發炎可能會促使犬尿氨酸路徑產生神經毒性化學物質,從而增加憂鬱症的風險。
在三年後的追蹤調查中,研究顯示,患有持續性憂鬱症的女性青少年體內的神經毒性代謝物水平高於那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康復的女性青少年,這表明犬尿氨酸通路中神經毒性活性的增加可能會使一些青少年更難克服憂鬱症。
第一作者、倫敦國王學院IoPPN 高級研究員Naghmeh Nikkheslat 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測量犬尿氨酸通路中涉及的化學物質可能有助於識別那些有持續性抑鬱症風險的人,尤其是女性,並為我們提供支持的方法提供參考。這一見解有助於通過從藥物到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變等一系列幹預措施,為患有抑鬱症的支持青少年提供更多支持。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