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鱗片到羽毛來自雞胚胎的線索揭示了奇蹟的起源
鳥類的羽毛可能最初是古代恐龍身上的細絲,但一群瑞士研究人員正在透過對雞胚胎進行實驗,深入研究羽毛形成的遺傳學。透過操縱一條關鍵的訊號通路,他們重建了與原始羽毛相似的結構,揭示了羽毛發育過程的彈性和進化精細度。即使受到干擾,羽毛的生長也常常會恢復——暗示了這項進化創新的驚人複雜性和穩定性。

孵化第12 天,羽芽呈現縱向的細胞密度區域,與未來絨毛的羽枝相對應。圖片來源:© Rory Cooper 與Michel Milinkovitch (CC BY)
羽毛是動物身上最複雜的皮膚結構之一。它們的演化起源一直存在爭議,但化石和發育生物學的證據表明,羽毛有一個共同的起源:簡單的毛髮狀結構,稱為原始羽毛。這些早期的羽毛前體由一根管狀細絲組成,據信最早出現在大約2 億年前的某些恐龍身上。
一些科學家認為,原始羽毛可能進化得更早,可能是在大約2.4 億年前,在恐龍和翼龍的共同祖先中進化而來,翼龍是第一種具有膜狀翅膀的飛行脊椎動物。原始羽毛的出現可能標誌著羽毛演化的第一步關鍵。
與現代羽毛不同,原始羽毛是無分枝的圓柱形細絲。它們缺乏構成現今羽毛結構的複雜羽枝和小羽支,也沒有毛囊(皮膚中羽毛生長的小囊)。這些早期結構可能具有隔熱和展示等作用,後來逐漸被自然選擇重塑為更複雜的適合飛行的形狀。
在日內瓦大學(UNIGE),Michel Milinkovitch 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究分子訊號路徑(允許細胞進行通訊的系統)如何影響脊椎動物胚胎中鱗片、毛髮和羽毛等特徵的發育。
在早期的研究中,團隊在雞胚胎中活化了一條名為Sonic Hedgehog (Shh) 的關鍵路徑。透過在胚胎的血管中註射一種活化分子,他們引發了戲劇性的轉變:鳥腳上的鱗片永久地變成了羽毛。
重現第一隻恐龍的原始羽毛
「由於Shh 路徑在羽毛發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想觀察當該通路受到抑制時會發生什麼,」Michel Milinkovitch 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這項研究的合著者Rory Cooper 解釋說。透過在胚胎發育的第9 天(就在羽芽出現在翅膀上之前)注射一種阻斷Shh 信號通路的分子,兩位研究人員觀察到了不分枝且不內陷的羽芽的形成,類似於原羽毛的假定早期階段。
然而,從胚胎發育的第14天開始,羽毛形態發生部分恢復。此外,儘管雛雞孵化時皮膚裸露,但休眠的皮下毛囊會自主重新激活,最終產生羽毛正常的雛雞。
米歇爾·米林科維奇總結道:「我們的實驗表明,雖然足部鱗片發育過程中的短暫幹擾可以永久地將其變成羽毛,但永久地破壞羽毛的發育過程則要困難得多。」顯然,在進化過程中,相互作用的基因網絡變得非常強大,即使在基因或環境受到重大干擾的情況下也能確保羽毛正常發育。現在最大的挑戰是了解基因交互作用如何演化,以允許原始羽毛等形態學新奇事物的出現。 」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