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鎳逼空風波」終落定倫敦金屬交易所被罰920萬英鎊
倫敦金屬交易所因「倫鎳風波」被罰920萬英鎊。當地時間3月20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理局(FCA)宣布,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處以920萬英鎊罰款(約合8,654萬元),理由是該交易所在應對2022年鎳市場出現大規模逼空事件時,缺乏足夠完善的系統和控制措施。

2022年3月7日到3月8日,LME鎳交易上演了一場史詩級的逼空風波,鎳價一度漲至10萬美元/噸的歷史高點。隨後,LME於3月8日宣布暫停鎳交易,並取消了3月8日0點後的所有交易。經歷約一周的暫停之後,LME鎳交易重啟並歷史性地設置了漲跌停板製度。
近年來LME也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確保市場有秩序運作。
LME被罰920萬英鎊
FCA在上週四發布的聲明中指出:“LME的系統和控制措施不足,未能確保在極端市場壓力下的有序交易。關於市場秩序的決定只能由指定的高級管理人員做出,但LME向這些管理人員上報異常或危險市場狀況的程序存在缺陷。”
FCA調查發現,LME的系統和控制措施不足以應對極端市場壓力,尤其是其自動波動性控制機制(即價格區間)的操作缺乏明確的政策和監管。主要問題有三點。
一是管理階層決策機制失效,關於市場有序性的決策僅能由高階管理層作出,但LME缺乏將異常市場狀況回報至管理階層的有效流程。
二是亞洲交易時段監管薄弱,在倫敦時間凌晨1點至7點的LME亞洲交易時段,僅有初級交易運營人員值班,且其培訓僅限於識別“錯誤交易”和“算法故障”,無法識別系統性市場風險。
三是價格控制措施不當幹預,2022年3月8日凌晨鎳價上漲愈發極端時,這一情況並沒有被上報給LME的高級管理人員。相反,交易營運人員選擇放寬甚至關閉價格區間限制,導致價格出現失控上漲。
整體來看,LME的失職使鎳價漲幅遠超正常波動範圍,增加了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面臨的風險敞口,而設置價格區間本是為了降低這些風險。
FCA執法與市場監督聯合執行董事Steve Smart強調:“倫敦金屬市場對英國及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其風控標準必須與其戰略地位相匹配。”
監理機關同時肯定了LME自事件以來在完善風控系統的改進,包括加強風險控制和人員訓練。此次處罰是FCA首次對英國認可的投資交易所(RIE)採取的執法行動,凸顯了對大宗商品市場系統性風險的高度關注。最後LME因配合調查接受處罰決定,獲得30%的罰款減免,原為1,320萬英鎊。
持續推動市場結構改革
針對FCA的處罰決定,LME作出回應稱,2022年3月,當大量場外(OTC)頭寸的影響蔓延至LME鎳市場時,若LME的某些系統和控制措施能更有效地抵禦場外市場混亂對LME市場的衝擊,LME鎳價的上漲速度本應更平緩。
對於價格區間(Price Bands)機制失效,LME解釋稱,當價格波動源於正常交易時,LME傾向於調整或暫停價格區間以「優先價格發現」。但由於OTC部位不可見,價格區間機制未能有效緩衝鎳價上漲速度,反而被暫時放寬或關閉,導致價格失控。因此,LME承認價格區間機制在極端壓力下的不足。
LME進一步表示,自2022年3月以來,LME和FCA開展了大量工作,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的風險。具體措施包括:
首先是交易所市場方面,實施對控制框架和流程的最佳化,包括引入每日價格漲跌幅限制。儘管FCA並未認定現有控制措施(如價格區間)能完全阻止2022年3月的市場混亂,但LME相信目前增強的控制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市場韌性。
其次是場外市場方面,LME支持FCA近期發布的《商品衍生品監管框架改革政策聲明(PS25/1)》,自2022年3月起強制要求場外頭寸週報制度,同時FCA可在其他工具不足時直接介入場外市場。
LME執行長Matthew Chamberlain表示:「我們深知作為全球市場經營者的責任,並承認本可更有效地抵禦2022年3月場外市場混亂對LME市場的衝擊。LME迅速實施了市場改進措施,我們欣慰由此變得更加強大。同時,我們充分認可FCA在加強場外市場監管方面持續開展的重要工作。」
近年來LME也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確保市場有秩序運作。
2024年9月,LME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列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實現LME市場結構現代化、提高透明度和加強價格流動性,發揮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獨特功能。白皮書中宣布的措施在12個月內酌情進行正式意見徵詢,目標是在2025年下半年實施一攬子措施。
具體來看,LME公佈的目標舉措包括:大手交易限額規則,旨在提高透明度並促進市場價格競爭力;保護實體經濟及現貨市場,保留每日交割的日期結構,大手交易規則不適用於每日合約和OTC均價;流動性提供者計劃,支持電子盤的流動性;提升電子交易平台功能,提高市場交易碼一致;登記和發布,從而提升透明度等。
澎湃新聞記者孫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