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飛加速製造C919:2029年產200架將獲得歐盟認證
本周中國商飛在西安召開了一場震動全球航空業的供應商大會,期間官方首次揭露了2025-2029年的C919產能五年計畫。從中國商飛展示的計畫表來看,C919的2025年產能從原計畫50架/年提升至75架/年,上修50%;2029年產能目標為200架/年,較2027年150架上限再提33%。 2026年產能為100架,2027年及2028年的產能均為150架。

照這個進度來看,C919將對標空中巴士A320neo家族(全球擁有十條生產線,2024年交付482架),雄心直逼全球窄體客機產能前三名。
專家更是直言,未來五年中國商飛需要完成從“實驗室級”到“工業級”的蛻變——不僅要解決“造得出”,更要實現“造得快”“造得便宜”。以單機成本為例,目前約6億元的製造成本,可望在規模效應下壓縮至4億元以下,毛利率空間直接對標波音737MAX。
除了造的更快更多外,據國外媒體報道稱,C919也在加快海外認證,比如之前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在上海對國產大飛機C919開展實地檢查並給出“積極反饋”,中國相關民航機構對C919客機在2025年獲得歐盟認證感到更加樂觀。
去年7月的檢查是適航符合性驗證的一部分,該階段也是歐洲航空安全局的四輪認證程序中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適航符合性驗證期間,飛機製造商必須證明其產品符合有關結構、引擎、控制系統、電氣系統和飛行性能的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