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談中美AI競爭:三家中國公司、四家美國公司將脫穎而出
彭博社報道,李開復預計,在DeepSeek出現引發的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震盪中,只有三家AI公司能夠存活下來,DeepSeek的出現顛覆了現有的人工智慧開發模式。

李開復
李開復認為,最終在中國市場主導的將是DeepSeek、阿里巴巴和位元組跳動。這位傑出的電腦科學家告訴彭博電視台,在美國可能會有四個領先者,包括xAI、OpenAI、Google和Anthropic。
DeepSeek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模型,據說其訓練成本只是OpenAI模型的一小部分。自今年1月DeepSeek出現以來,它加快了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步伐。李開復表示,這家中國新創公司展示了開源框架的有效性,並鼓勵更多開發者採用這種方式。
部分原因在於美國實施的製裁措施,迫使從DeepSeek到月之暗面、從智譜到Minimax以及百度等本土模型開發者進行創新。
曾擔任谷歌中國業務負責人的李開復說:“我認為,到目前為止,美國的製裁措施並沒有奏效。我想說,DeepSeek實際上受益於資源較少的情況,並且能夠以比OpenAI和其他公司低五到十倍的成本進行訓練和推理。”
李開復自己的公司最初致力於建立大型人工智慧平台,但最近改變了方向,稱追求擁有數萬億參數的大規模模型的資金投入太大。相反,他引導公司轉向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與阿里巴巴和DeepSeek合作,以開發特定行業的應用程式。該公司希望在DeepSeek的基礎技術之上建構李開復所說的「操作層」。
李開復表示:“OpenAI在2024年的運營成本為70億美元,而DeepSeek的運營成本可能只有其2%。OpenAI的模型真的可持續嗎? ”
李開復將DeepSeek與OpenAI進行了對比,DeepSeek向開發者免費提供,或只收取很少的費用。他說:“有了這樣強大的競爭對手,我想山姆・奧特曼可能都睡不好覺了。”
他還補充說,美國和中國的創投公司都在減少對開創性模型的投資。相反,他們對投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應用公司以及企業和消費者應用程式更感興趣。
他說:“人工智慧領域的資金投入正大幅增加,只是沒有人願意投資開創性的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