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shell表示找到了一種穩定矽珠的方法可大幅降低美國製造的電池價格
電動車轉型其實已經成為中國專屬的故事。在那裡,補貼不僅幫助汽車製造商,還幫助了他們背後的整個電池供應鏈。這些激勵措施,加上數十年來專注於控制關鍵礦產供應鏈的產業政策,讓美國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措手不及。

以石墨為例,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的數據,如今每組鋰離子電池,無論化學成分如何,都需要部分或全部陽極由石墨製成,而中國公司生產了99% 的石墨陽極材料。
Coreshell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nathan Tan 表示:“如果你試圖在美國生產石墨,它的價格總是比中國石墨貴。你需要技術優勢或材料差異化才能在美國或歐洲保持競爭力。 ”
Tan 認為他的公司可以提供這種服務。 Coreshell 並沒有試圖在規模上打敗中國公司,而是試圖用其特殊塗層的矽代替石墨來另闢蹊徑。
為了讓更多汽車製造商獲得材料樣品,Coreshell 已在A2 輪融資中籌集了2,400 萬美元。此輪融資由Ferroglobe 領投,該公司也是Coreshell 的矽片供應商,其他參投者包括Asymmetry Ventures、Estrada Ventures、Foothill Ventures、Helios Climate Ventures、Lane Ventures、Translink、Trousdale Ventures 和Zeon Venture Investments。
多年來,人們一直將矽陽極視為石墨的替代品。矽陽極可容納的電子比石墨陽極多10 倍,這意味著每個電池所需的材料更少。但眾所周知,矽在電池中易碎。
Sila和Group14等新創公司已經找到了製造不易碎的矽陽極材料的方法,目前正在努力進行大規模生產。但它們所需的矽生產成本很高,這限制了它們對梅賽德斯和保時捷等豪華汽車製造商的吸引力。
Coreshell 表示,它可以使用便宜得多的冶金級矽,Ferroglobe 表示,它可以完全從其美國工廠供應這些矽。透過用其專有材料塗覆小矽珠,Coreshell 找到了一種穩定矽珠的方法,使其在典型電動車預計經歷的數千次充電放電循環中不會降解。
這家新創公司於12 月為汽車製造商生產了首批60 安培小時的樣品電池,目前已建成一條4 兆瓦小時的生產線,以滿足測試需求。 Tan 表示,Coreshell 希望在明年與主要汽車製造商簽署協議。
Coreshell 表示,透過使用冶金級矽,其成本可以低於中國石墨,同時性能也更好。例如,該公司表示,透過將其矽陽極與磷酸鐵鋰(LFP) 陰極配對,它可以以比當今由石墨陽極和鎳錳鈷(NMC) 陰極製成的高性能電池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的性能和續航里程。如果汽車製造商想要更高的效能和續航里程,也可以使用Coreshell 的矽陽極和NMC 陰極。
“它只是提升了所有車輛的續航里程,”Tan 說道,但他補充道,“大多數美國人永遠不會意識到續航里程為500 英里的汽車的好處。這對於豪華車來說很棒,但大眾市場需要續航里程為300 英里的汽車,而且價格要比現在便宜得多,而且它需要為行業帶來利潤。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為了幫助汽車製造商獲利地銷售電動車,找到比中國石墨更優質的替代品是關鍵。 「現在的情況是,中國製造廉價產品充斥市場,」他說。 “面對這些,需要什麼才能真正保持競爭力?一些固有的技術優勢,一些固有的材料優勢,才能生產出重量更輕、成本更低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