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男性精液品質與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聯繫
一項涉及近8萬名男性的新研究發現,精液品質與壽命之間有密切關聯。 這項研究今天(3月5日)發表在生殖醫學權威期刊之一《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這項研究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50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總活動精子數(能主動活動的精子)超過1.2億的男性比精子數在0到500萬之間的男性平均多活2到3年。

這是迄今為止研究精液品質與死亡率之間關係的最大規模研究。 隨附的一篇社論稱其為”里程碑式”的出版物。
這項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學醫院(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Rigshospitalet)生長與生殖部的萊爾克-普里斯科恩(Lærke Priskorn)博士和尼爾斯-約根森(Niels Jørgensen)博士共同完成。 他們分析了78284名男性的數據,這些男性在1965年至2015年間在哥本哈根的一家公共實驗室接受了精液分析,主要是出於生育方面的考慮。 這些男性的精液品質差異很大,有的非常高,有的則沒有精子。 測量項目包括精液量、精子濃度、活力(運動能力)和精子形狀。

Lærke Priskorn 博士。 圖片來源:Lærke Priskorn 博士
在追蹤期間,研究人員利用丹麥全國獨特登記冊中的數據,了解有多少人死於各種原因。 在此期間,共有8,600人死亡,佔這群男性的11%。 在這一群體中,有59657名男性在1987年至2015年期間提供了精液樣本,對於這一群體,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作為社會經濟地位指標的教育水平,以及在提供樣本前十年內登記的疾病診斷。
研究人員調整了他們的分析,以考慮到從1987 年起提供樣本的男性的額外信息,因為這可能會影響結果。
Priskorn 博士說:”先前的研究表明,男性不孕症和精液品質下降可能與死亡率有關。我們進行這項研究是為了驗證這一假設,同時獲得精液品質對男性壽命預測的絕對估計值,並了解在精液品質評估之前診斷出的疾病是否可以解釋所報告的某些關聯。”
“我們根據精液品質計算了男性的預期壽命,結果發現,精液品質最好的男性比精液品質最低的男性平均多活兩到三年。從絕對值來看,總活力數超過1.2 億的男性比總活力數在0 至500 萬之間的男性多活2.7 年。精液品質越低,預期壽命越短。 “

尼爾斯-約根森博士。 圖片來源:尼爾斯-約根森博士
研究人員認為,精液品質差可能是影響生育能力和整體健康的其他潛在因素的指標。 這有可能在男性接受精液品質檢查時發現健康問題。
約根森博士說:”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精液品質與男性整體健康之間的關係。然而,這項研究表明,我們可以發現精液質量受損的男性亞群,他們在精液質量評估時表面上是健康的,但日後患某些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因此,通常在男性相對年輕時進行的生育力評估,將成為發現和降低其他長期健康問題風險的機會。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沒有分析精液質量差是否與癌症或心臟病等特定原因導致的較早死亡有關,這是我們今後要研究的問題。 我們還將利用其他男性群體,嘗試確定相關的生物標誌物,以識別風險增加的男性亞群。
這項研究的優點是規模大。 缺點包括:缺乏有關健康行為的資訊;對男性精液採樣前健康狀況的評估僅限於從全國病人登記冊中獲得的診斷結果,而且只針對從1987 年開始提供樣本的男性;無法區分因生殖道阻塞而無活力精子的男性和因其他原因而無活力精子的男性。
澳洲紐卡斯爾大學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特聘名譽教授約翰-艾特肯(John Aitken)在隨論文發表的評論中稱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並闡述了精液質量差與壽命縮短之間可能存在的各種關聯機制。
「在這篇評論中,我強調了這種關聯的幾種潛在媒介,包括性染色體(X 或Y)上的遺傳缺陷、受損的免疫系統、合併症、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能夠損害端粒完整性的化學污染物。” 他寫道:”鑑於這些因素的複雜性,我們不禁要問:它們是獨立作用的,還是反映了存在某種貫穿所有這些流行病學途徑的基本病理過程?”
在這過程中可能存在一種叫做氧化壓力的過程。 這是一種體內稱為”自由基”的分子與抑制氧化的抗氧化劑之間的不平衡。 眾所周知,自由基會損傷細胞並影響精液質量,而氧化壓力與老化過程有關。
「正如Priskorn 等人所觀察到的那樣,任何能提高氧化壓力總體水平的因素(遺傳、免疫、代謝、環境或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導致精液狀況發生變化,進而導致死亡………………. . . 此外,以氧化壓力為基礎的病因也可以解釋妊娠併發症(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和妊娠糖尿病)與女性日後死亡率的類似情況,但也符合男性的關係。男女兩性來說,實現高繁殖力和健康老化的秘訣也許就是監測氧化應激,並採取措施保持平衡的氧化還原狀態。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