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多米諾效應研究認為格陵蘭冰川融化可能引發亞馬遜雨林崩潰
地球的氣候系統非常複雜,其主要組成部分–海洋、大氣和植被–緊密相連。 一個要素的改變會引發整個系統的廣泛影響。 雖然這些組成部分錶現出一定的復原力,可以吸收某些波動,但氣候和地球系統研究顯示存在臨界點。 如果越過這些臨界點,氣候系統就會迅速轉變為另一種狀態。

亞馬遜雨林和亞馬遜地區的生態系統會對不斷變化的降水模式做出反應。 圖片來源:聖保羅大學Thomas Akabane
氣候系統中的臨界點被認為是相互作用的,有可能引發連鎖效應。 兩個重要的全球臨界點是亞馬遜雨林和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 全球持續暖化可能大幅削弱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進而破壞向北緯輸送暖水的海洋輸送帶。 這將改變整個大西洋的溫度分佈,進而影響亞馬遜地區。 大西洋氣溫的變化將影響大氣水循環,導致降水模式的改變,進而進一步破壞雨林生態系的穩定性。
關於AMOC 和亞馬遜地區作為一個系統是如何相互連結的,以及海洋環流如何影響亞馬遜地區,目前還沒有廣泛的研究。 由聖保羅大學的Thomas Akabane 博士和Christiano Chiessi 博士教授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現在分析了亞馬遜地區植被的變化。 他們與國際團隊一起分析了從亞馬遜河口提取的海洋沉積物岩芯中的花粉和碳殘留物,它們代表了過去25,000 年的情況。
透過分析,研究小組詳細了解了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的過去。 數據顯示了在上一個冰河時期的氣候事件(即海因里希事件)中,植被以及乾濕期是如何變化的,當時AMOC 急劇減弱。 研究人員特別發現,亞馬遜地區北部的雨林植被急劇減少。
” 這項研究是德國和巴西長期合作項目的成果。MERIAN 號考察船在亞馬遜河河口地區進行的聯合考察。我們的數據顯示,亞馬遜生態系統過去能夠適應大西洋環流減弱導致的降水模式變化。 但是,如果未來大西洋環流減弱與森林砍伐增加同時發生,就會威脅到這一重要全球系統的穩定性。利用氣候和植被模型進行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在當今進一步影響雨林產生影響。
這些結果說明全球系統是多麼複雜。 「高緯度地區的驅動過程,如格陵蘭冰層的融化,會對熱帶地區產生巨大影響。 這種長距離的影響往往會對地區產生嚴重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往往只對那些對造成氣候變遷只負很小責任的人產生影響,」AWI 的Gerrit Lohmann 教授補充說。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