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GPT4.5:更像人了,有驚喜但提升微妙
北京時間凌晨4點OpenAI舉行一個14分鐘左右的直播發布,GPT4.5 終於發布了!凌晨4點爬起來第一時間給大家更新,廢話不多說,先看看Sam Altman的對GPT 4.5的感受:
獨自的:

GPT-4.5 準備好了!
好消息:它是我遇到的第一個感覺像是在和一位有思想的人交談的模型。 我有好幾次都向後靠在椅子上,驚訝於竟然能從人工智慧那裡得到真正的好建議
壞消息:這是一個龐大且昂貴的模型。 我們真的想同時向Plus 和Pro 用戶推出它,但我們的用戶成長非常迅速,以至於GPU 不夠用了。 我們將在下週增加數萬個GPU,然後向Plus 用戶層推出它。 (數十萬個即將到來,而且我確信你們會用完我們能部署的每一個。)
這不是我們希望的營運方式,但很難完美預測導致GPU 短缺的成長激增。
溫馨提示:這並非一個推理模型,也不會在基準測試中表現突出。 這是一種不同類型的智能,而且它有一種我以前從未感受過的魔力。 真的非常興奮能讓大家試試它!
是不是覺得泛善可陳?下面我們來看看GPT4.5長什麼樣子(發表會影片附在文章最後):
在發表會一開始上,OpenAI先展示了一個例子。當用戶表達「朋友又取消了我的約會,我太生氣了,想發訊息罵他」 這種負面情緒時, GPT-4.5 展現出了驚人的理解能力和情商:
•舊模型(o1) 的回應:直接按照指令輸出了憤怒的罵人短信,雖然完成了任務,但顯得冷冰冰,甚至有點「火上澆油」。
• GPT-4.5 的回覆:它不僅給了更溫和、更建設性的簡訊建議,還「聽」 出了用戶言語背後的真實需求—— TA 可能只是需要傾訴和安慰,而不是真的想和朋友鬧翻!

這種細微的情感理解和微妙回應,正是GPT-4.5 的亮點之一!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真實意圖和情感需求。
知識更淵博,能力更全面
除了情緒智商升級, GPT-4.5 的知識儲備和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發表會上OpenAI對比了GPT 系列模型回答「為什麼海洋是鹹的」 這個問題:
• GPT-1:完全懵圈
• GPT-2:有點沾邊,但還是錯誤答案。
• GPT-3.5 Turbo:給了正確答案,但解釋很生硬,細節冗餘。
• GPT-4 Turbo:答案不錯,但有點“炫技”,不夠簡潔明了。
• GPT-4.5:完美答案!簡潔、清晰、有條理,第一句話「海洋是鹹的,因為雨水、河流和岩石」 更是朗朗上口,充滿趣味性!

更強,更快,更安全
根據OpenAI的說法這些進步背後,是GPT-4.5 在技術上的全面升級:
•更強的模型:更大的模型規模,更多的運算資源投入,帶來更強大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創新的訓練機制:採用新的訓練機制,使用較小的資源footprint 就能微調如此龐大的模型。
•多迭代最佳化:透過監督微調和人類回饋強化學習(RLHF) 的組合進行多輪迭代訓練,不斷提升模型效能。
•多資料中心預訓練:為了充分利用運算資源,GPT-4.5 甚至跨多個資料中心進行預訓練! 這規模,想想都震撼!
•低精度訓練和推理最佳化:採用低精度訓練和新的推理系統,確保模型又快又好。
•更安全的模型: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和準備評估,確保模型可以安全可靠地與世界分享
性能表現
發表會上OpenAI 也展示了GPT-4.5 在各種benchmark 上表現:
GBQA (推理密集型科學評估):大幅提升!雖然還落後OpenAI-03 Mini (可以思考後再回答的模型),但已經非常接近!
AIME24 (美國高中競賽數學評估):相對推理模型提升不多
SWE Bench verified (Agentic 編碼評估):相較於GPT4o僅提升7%
SWE Lancer (更依賴世界知識的Agentic 編碼評估):超越OpenAI-03 Mini!
Multilingual MMLU (多語言語言理解基準):提升不到4%
Multimodal MMLU (多模態理解):多模態能力提升5%左右

Andrej Karpathy 評測GPT-4.5
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對GPT 的每一次迭代都充滿了期待。這次的GPT-4.5 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畢竟距離GPT-4 發布已經過了大約兩年! AI 大神OpenAI聯合創始人提前拿到了GPT4.5 的內測資格, Andrej Karpathy 親自發聲,對GPT-4.5 進行了深度解讀

GPT-4.5:算力堆砌的另一個進化?
Karpathy 在他的推文中開門見山地指出,他期待GPT-4.5 已經很久了,原因在於這次升級提供了一個定性衡量指標,可以觀察到透過擴大預訓練算力(簡單來說就是訓練更大的模型)所帶來的性能提升斜率
他透露了一個關鍵訊息:GPT 版本號每增加0.5,大致代表預訓練算力提升了10 倍!
為了讓大家更直覺地理解這個”0.5″的意義,Karpathy 也回顧了GPT 系列的發展歷程:
• GPT-1:幾乎無法產生連貫的文本,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 GPT-2:像一個“玩具”,能力有限,還比較混亂
• GPT-2.5:直接「跳過」了,OpenAI 直接發布了GPT-3,這是一個更令人興奮的飛躍
• GPT-3.5: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門檻,終於達到了可以作為產品發布的水平,並由此引爆了OpenAI 的“ChatGPT 時刻”!
• GPT-4:感覺確實更好,但Karpathy 也坦言,提升是微妙的。他回憶起參與黑客馬拉鬆的經歷,大家嘗試尋找GPT-4 明顯優於GPT-3.5 的具體prompt,結果發現雖然差異存在,但很難找到那種「一錘定音」的例子
GPT-4 的提升更像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 字詞選擇更具創造力
• 對prompt 細微之處的理解有所提升
• 類比更合理
• 模型變得更有趣
• 世界知識和對罕見領域的理解在邊緣地帶有所擴展
• 幻覺(胡說八道)的頻率略有降低
• 整體感覺(vibe)更好
就像是“水漲船高”,所有方面都提升了大約20%。
GPT-4.5:微妙的提升,依舊令人興奮
帶著對GPT-4 這種「微妙提升」的預期,Karpathy 對GPT-4.5 進行了測試(他提前幾天獲得了訪問權限)。這次GPT-4.5 的預訓練算力比GPT-4又提升了10 倍!
然而,Karpathy 發現,他彷彿又回到了兩年前的黑客馬拉松:一切都變得更好,而且非常棒,但提升的方式仍然難以明確指出
儘管如此,這仍然非常有趣和令人興奮,因為它再次定性地衡量了僅僅透過預訓練更大的模型就能「免費」獲得的能力提升斜率。這說明,單純地堆算力,依然能帶來肉眼可見的進步,只是進步的方式可能更加內斂和精細化
注意! GPT-4.5 並非推理模型
Karpathy 特別強調,GPT-4.5 僅僅透過預訓練、監督微調和RLHF(人類回饋強化學習)進行訓練,因此它還不是一個真正的“推理模型”
這意味著,在需要強大推理能力的任務(例如數學、程式碼等)中,GPT-4.5 的能力提升可能並不顯著。在這些領域,透過強化學習進行「思考」訓練至關重要,即使是基於較舊的基礎模型(例如GPT-4 等級的能力)進行訓練,效果也會更好
目前,OpenAI 在這方面的最先進模型仍然是full o1。 據推測,OpenAI 接下來可能會在GPT-4.5 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強化學習訓練,使其具備「思考」能力,從而推動模型在推理領域的表現提升。
GPT-4.5 的優勢領域:EQ 而非IQ
雖然在推理方面提升有限,但Karpathy 認為,在那些不依賴重度推理的任務中,我們仍然可以期待GPT-4.5 的進步。他認為,這些任務更與情緒智商(EQ)相關,而非智商(IQ),而瓶頸可能在於:
• 世界知識
• 創造力
• 類比能力
• 整體理解能力
• 幽默感
因此,Karpathy 在測試GPT-4.5 時,最關注的也是這些面向。
Karpathy 的「LM Arena Lite」 趣味實驗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GPT-4 和GPT-4.5 在這些「情緒智商」 相關任務上的差異,Karpathy 發起了一個有趣的「LM Arena Lite」 實驗。
他精心挑選了5 個有趣/幽默的prompt,用來測試模型在上述能力上的表現。 他將prompt 和GPT-4、GPT-4.5 的回覆截圖發佈在X 上,並穿插投票,讓大家投票選出哪個回覆更好,類似下面這種問題和投票方式


在8 小時後,他將揭曉哪個模型對應哪個回复
寫在最後:
即日起,ChatGPT Pro 使用者已經可以透過模型選擇器體驗GPT-4.5 了! 下週將對Team 和Plus 用戶開放,EDU 和Enterprise 用戶稍後也將陸續上線。
在發表會的最後,OpenAI強調了無監督學習和推理能力的重要性,並認為GPT-4.5 是無監督學習領域的前沿成果。 更強大的世界知識和更聰明的模型,將為未來的推理模型和Agent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整場發表會給我感覺GPT-4.5亮點真的不多,從Andrej Karpathy的一手評測來看也是,提升的主要是情緒智商?這個只有等大家使用以後自己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