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府強制中斷網路的次數創歷史新高
根據Access Now的一份新報告,去年是有紀錄以來政府關閉網路情況最嚴重的一年,54個國家至少有296個網路中斷。在衝突、抗議和選舉期間,政府越來越多地關閉互聯網,以壓制不同聲音。

立即接入組織和 #KeepItOn 聯盟發布了新報告《Emboldened offenders, endangered communities》,揭露了各國政府當局是如何在54 個國家/地區實施至少296 次互聯網關閉,造成跨境混亂,加劇衝突期間的創傷,並破壞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 調查結果顯示,21起關閉事件影響了非洲的15個國家,這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單年關閉事件的最高紀錄。
“當局和交戰各方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關閉互聯網,將其作為戰爭武器和集體懲罰的工具–使社區陷入數字黑暗,並掩蓋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Access Now 的#KeepItOn 運動經理費利西亞-安東尼奧(Felicia Anthonio)在一份聲明中說。 “隨著網路存取不斷被武器化、受到限制和岌岌可危,我們看到了普遍存在的嚴格審查模式,迫切需要加強問責。”
七個國家加入了”初犯”名單,包括薩爾瓦多、法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自2018 年以來,緬甸首次超越印度成為最嚴重的違規者,實施了85 次關閉,比印度多一次。大多數網路關閉來自四個國家: 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和俄羅斯共關閉了210 個網站,佔全球總數的70% 以上。
衝突是網路中斷的主要誘因,在記錄的11個國家的103次關閉中佔了103次: 衣索比亞、巴林、查德、印度、以色列、緬甸、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羅斯、蘇丹和烏克蘭。抗議活動和選舉也是導致大量網站關閉的原因。
主要地區發現:
- 新的違規者:科摩羅、幾內亞比紹和毛里求斯在2024年首次關閉了互聯網,而黑客組織”匿名蘇丹”聲稱對網絡攻擊負責,這些攻擊導致乍得的人們無法上網;
- 觸發因素:2024 年,抗議是導致網路關閉的主要觸發因素,九個國家的當局在抗議和政治不穩定期間實施了12次網路關閉。 其次是控制資訊的關閉(4次)和與選舉相關的關閉(3次);
- 根深蒂固的違法者: 儘管衣索比亞政府聲稱要恢復網路服務,但蒂格雷和阿姆哈拉的民眾仍繼續受到分別於2020 年和2023 年開始關閉的影響,連接性遠低於衝突前的水平。烏幹達連續第四年繼續禁止訪問Facebook。
- 新出現的違規者:肯亞當局連續第二年在全國考試期間封鎖Telegram,並在抗議活動中關閉互聯網,這也影響了布隆迪和盧安達的連接。 在莫三比克,當局在抗議活動後實施了宵禁式關閉和平台封鎖,而在赤道幾內亞,當局於2024 年7 月在安諾本實施的關閉仍在繼續;以及盧安達。
- 正面因素: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委員會(ACHPR)通過了2024 年第580 0f 號決議,呼籲成員國在選舉之前、期間和之後確保開放和安全的互聯網接入,並避免在民主進程中關閉互聯網。 在民間團體的壓力下,毛里求斯當局也取消了封鎖社群媒體平台的命令;
2024 年,非洲各地的下列國家和地區都實施了停駛措施布隆迪、查德、科摩羅、赤道幾內亞、衣索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亞、茅利求斯、莫三比克、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坦尚尼亞和烏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