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常見病毒可能誘發阿茲海默症
2022 年,牛津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引人入勝的合作研究,結果表明,兩種常見病毒可能協同作用,誘發阿茲海默症的早期階段。 這些發現是在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皰疹病毒與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的基礎上得出的,同時也把研究的目光轉向了第二種導致水痘的病毒。

半個多世紀以來,微生物感染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誘因這一觀點一直徘徊在神經科學的邊緣。 1980 年代,一些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的發病與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有關,但這種非常常見的病毒究竟是如何影響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並不清楚。
塔夫茨大學團隊2020 年的一項重要研究確切證明了皰疹病毒感染如何誘發阿茲海默症的若干病理特徵。 這項研究使用了一種新型三維生物工程腦模型,該模型在海綿狀結構中填充了神經幹細胞,這些細胞可被誘導成各種腦細胞。
這種腦組織模型非常新穎,研究結果首次明確顯示了普通病毒感染如何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病理症狀。 但是,研究結果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考慮到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攜帶I 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肯定還有其他因素會重新激活休眠病毒,引發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一系列事件。
隨後,在2022 年,一項研究將目光投向了另一種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常見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 這種病毒會引起水痘,在晚年還會引起帶狀皰疹。 因此,研究人員使用相同的三維生物工程腦模型,研究VZV 感染是否會影響已經播下休眠皰疹病毒種子的腦細胞。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將攜帶休眠HSV-1 的腦細胞暴露於VZV 會導致皰疹病毒重新活化,並引發一連串已知為阿茲海默症徵兆的毒性斑塊。 然而,當腦細胞在沒有皰疹病毒的情況下接觸VZV 時,所有這些阿茲海默症的症狀都不會出現。
該計畫研究員達納-凱恩斯(Dana Cairns in 2022)說:”這是兩種非常常見且通常無害的病毒的一記重拳,但實驗室研究表明,如果新接觸的VZV 喚醒了休眠的HSV-1,它們可能會帶來麻煩。”
雖然這項研究確實自信地提出了這種雙管齊下的病毒機制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但它也明確指出,這很可能只是眾多致病途徑中的一個。 如果重新活化休眠的HSV-1 可以引發阿茲海默症的進展,那麼除了接觸VZV 外,可能還有其他多種途徑。
凱恩斯補充說:”其他感染和其他因果途徑仍有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而頭部創傷、肥胖或飲酒等風險因素表明,它們可能會在HSV 在大腦中重新出現時交織在一起。”
研究也推測,COVID-19大流行可能在未來引發阿茲海默症問題,因為SARS-CoV-2感染已知會重新激活休眠的VSV和HSV-1感染。 有人認為,疫情可能會增加未來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發生率,這項新研究背後的研究人員敦促臨床醫生在未來幾年密切關注老年患者。
自從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將這兩種病毒與阿茲海默症聯繫起來後,其他一些研究結果也增加了這種關聯的分量。 僅在2024年就有驚人的四項獨立的研究報告了癡呆症發病率的降低與皰疹疫苗接種之間的關聯。 同年,另一項研究發現接種帶狀皰疹疫苗與降低失智症風險之間存在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