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飛行汽車夢」復燃:破產2個月等來收購手中仍握108筆訂單
破產兩個月後,曾經的「空中特斯拉」等來了「生」的轉機。一度估值240億的飛行汽車寵兒,10月由於被德國政府拒絕貸款擔保,讓最後的救命錢打了水漂。此後沉寂的2個月內,這家公司正式破產,也遣散了幾乎所有員工。
創辦人「含淚」發文確認停運,還回溯過去十年的艱難歷程,表示重來一次,100%還會去做,只不過,“不會選擇德國”。
好在,一家歐美投資公司最終決定伸出援手,決定收購其旗下的兩家子公司,並投入足夠的資金來重啟營運。
也許,這家公司確實“命不該絕”,特別是在全球低空經濟如火如荼,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的當下。
業界寵兒,破產兩個月獲救
兩個月前,無奈宣布破產的Lilium,剛剛迎來了轉機。
時間回到今年10月底,電動飛行汽車新創公司Lilium,試圖向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籌集1億歐元(約7.6億元)的緊急貸款,但由於德國政府最終沒有擔保,融資以失敗告終。
自此,Lilium的資金鏈徹底斷裂,無法再經營兩家全資子公司,只好向SEC遞交了破產通告。
股價更是暴跌了60%,折合成人民幣連1塊都不到。
大約兩週後,Lilium被納斯達克摘牌退市,轉戰更「寬鬆」的場外交易(OTC)市場。
Lilium也進入到破產重整程序,陸續裁掉了約1,000名員工,只留下幾十名員工等待清盤工作。
12月22日,公司共同創辦人、首席開發工程師派崔克‧納森(Patrick Nathen),在領英發文確認:成立10年10個月後,Lilium停止營運。
在這篇文章中,派崔克飽含遺憾,回憶了公司的創業歷程,並表示:
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我會毫不猶豫地再做這一切,100%。
不過,文章最後的一句結語,在現在看來似乎很有意義:
“我們還會回來。”
也許是在暗示,公司即將迎來轉機。
果不其然,兩天後,Lilium的主頁更新了一篇聲明,宣布找到了新的投資者。
來自歐洲和北美的投資者財團,Mobile Uplift Corporation GmbH,和Lilium簽署了資產購買協議,打算收購Lilium兩家子公司的經營資產。
按照協議,投資者將為兩家子公司支付足夠的資金,幫助其重新啟動運營,交易預計在1月完成。
不過,根據《德國破產法》,母公司Lilium NV不會得到一分錢。
「空中特斯拉」為何會陷入困境?
Lilium突然傳出破產消息時,整個低空領域都為之震撼,沒人想到昔日的飛行汽車明星,倒台如此之快。
畢竟,從2015年成立之初,Lilium就一路受到市場的熱情追捧,剛成立不久就獲得了Freigeist Capital的種子輪融資,連歐洲航天局也來支持。
2017年,Lilium完成了無人駕駛雙座原型機的飛行測試,並在2019年,生產出全球第一架全電動噴射五座飛機原型機,首次試飛也很成功。
這也吸引了來自中東的大客戶——沙烏地阿拉伯,向Lilium預訂了100架電動飛機的訂單。
Lilium一時風光無兩,幾年內收穫多輪融資,累計籌集金額達14.5億美元(約106億元)。
其中,包括重要投資人騰訊。
據估計,騰訊參投了Lilium至少7輪融資,其中,有至少3輪是由騰訊領投,加起來約有5.7億美元(約42億元)的資金。
其他投資人中,也不乏一些知名人物或機構,包括特斯拉股東Baillie Gifford、Skype聯合創辦人Niklas的創投機構Atomico、黑石集團、LGT等。
多方投資合力托舉,不但把Lilium的估值提到了33億美元(約240億元),更是把它送進了納斯達克,透過SPAC方式上市,巔峰市值一度超過100億美元(約730億元)。
今年6月,Lilium也來到中國,成立了力翎(深圳)航空有限公司,期望在中國尋求更多的機會。
就在宣告破產前夕,Lilium才剛宣布,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已完成全電動Lilium Jet的首次系統啟動。
不料,風光下暗流湧動,Lilium的輝煌在轉眼間湮滅。
一切都要從資金鏈說起。
由於沒有商業化落地,Lilium一直以來並沒有營收,營運主要透過股東的融資和貸款維持。
但各方面的開支卻逐漸擴大,特別是研發方面,上半年花費1.31億歐元(約10億元),年增55%。
所以,公司還在漫長的虧損當中,自2020年上市以來,Lilium已經累計虧損了近20億歐元(約152億元),融資來的現金基本上消耗殆盡。
反映到現金流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1.09億歐元(約8.3億元),基本上已搖搖欲墜。
然而,即便燒乾了所有的融資,Lilium仍還沒實現載人試飛,手握的訂單也要到2026年才會交付。
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為Lilium在技術方面,仍有一定不足。
比方說,Lilium使用小型管道「噴射」風扇來提供升力和推力,懸停時的能源效率較低,但所需的功率,大約是較大傾斜轉子的類似重量設計的兩倍左右。
直白點說,就是在起飛和降落階段,飛行器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但Lilium的設計使得能源利用率低,因此續航里程、測試時間也都相對有限,商業進展緩慢。
在這種情況下,Lilium能否撐著一口氣活下去,全靠著一筆銀行的緊急貸款救命,然而這筆錢,還需要得到德國政府擔保才能入帳。
很遺憾,Lilium遭到了德國政府的拒絕,破產終成定局。
如果不是等來了新的投資者,Lilium的名字,也許會在低空領域中漸漸隱去。
全球低空經濟新風口
不過,儘管Lilium差點倒下,低空經濟產業仍是前途一片光明。
即便是在破產期間,Lilium也接到了新訂單,和Ambitious Group簽訂了8架Lilium噴射機的銷售協議。
到目前為止,Lilium依然擁有108個確定訂單,並且開始規劃首次載人飛行。
也許,這也是投資公司願意再相信Lilium一次的原因。
同時,還有許多低空領域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玩家,不僅活得很好,還得到大筆資金支持。
國外玩家中,有美國的Joby,得到豐田大力投資,累計投入近9億美元(約65億元)。
同在美國的Archer,也獲得巨額資金,其中包括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簽訂的價值10億美元(約73億元)的200架eVTOL訂單,並且可選擇再訂購100 架。
放眼國內,低空領域更是一片火熱。
今年,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聯合騰訊研究院,組織相關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合力編寫了《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系列報告。
在這個系列的《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一冊中,詳細總結了年度eVTOL產業的發展概況:
中國有超過30家企業已進入eVTOL整機研發領域;其中,約有15家載人eVTOL整機研發企業,完成了數千萬元以上的融資。
這些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一類是科技新創公司,例如億航智能、時的科技、沃蘭特等等公司;
一類是大型航空航太國企的下屬機構,如商飛北研、中航通飛等;
再有就是無人機產業企業入局,如深圳凌悅、天津斑斕等;
最後還有一類,就是汽車產業的相關企業,例如小鵬、吉莉、長安、廣汽、奇瑞等等車企。
汽車業捲來捲去,真的「捲上天」了。
而且車企造飛機,本身還具備部分技術和產業鏈可重複使用的優勢。
如今低空經濟廣受關注,被視為下一個兆產業的新風口。
而eVTOL因為垂直起降、無需機場,更加智慧化、低成本、易於維護、高安全,被視為更符合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系統的產品。
目前,已經有六大城市率先搶「飛」低空經濟新賽道。
全球低空經濟熱潮已至,也許很快,就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智慧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