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安卓和Windows用不了怎麼辦華為12年前已準備
「如果有一天,安卓用不了了,Windows用不了,怎麼辦?」今日,央視聯合華為發布鴻蒙系統紀錄片,回顧了鴻蒙的誕生之路,並稱「中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 」
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企圖以極限施壓切斷華為的供應鏈,谷歌暫停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安卓系統的支持岌岌可危,英特爾、高通等晶片廠商也停止供貨,華為瞬間置身於狂風暴雨之中。
然而,華為並非毫無準備。早在2012年,鴻蒙系統作為「策略備胎」的研究悄悄啟動,並在2015年立項。
其實在2013、2014年,華為已經有作業系統的早期計畫在研發,鴻蒙在當時也是戰備計畫。早在2012年7月,任正非曾提出著名的「戰略備胎」概念:
「如果有一天Android不給我們用了,Windows 8不給我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時任華為2012實驗室終端OS開發部部長的李金喜至今對此仍然印象深刻。
「坐以待斃也不是中國人、華為人的特色。」在紀錄片中,時任華為終端BG軟體部鴻蒙首席架構師李毅這樣說。
面對美國的製裁,2019年8月9日,鴻蒙系統1.0正式發布,如同黑暗中亮起的第一盞明燈,照亮了華為前行的道路。此後,華為在鴻蒙系統的研發之路上全力奔跑。
2024年10月22日,原生鴻蒙系統(HarmonyOS NEXT)正式發表。它實現了從系統核心、程式語言到AI框架和大模型等關鍵技術的全端自研,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徹底擺脫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成為資訊產業堅實的底座。
當然,一個作業系統的成功,不僅取決於其技術的先進性,更在於能否建構一個豐富而繁榮的應用生態。
在社會各界廣大應用程式合作夥伴的支持下,截至2024年10月,短短一年時間已有超過15,000個鴻蒙原生應用程式和元服務完成開發並上架,創造了「鴻蒙速度」。
可以說,原生鴻蒙OS及生態,是華為人十年磨一劍的堅持,更是中國產業眾志成城合作與共建的成果。它打破了國外作業系統的壟斷,為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為我們的數位產業,為每個消費者,建立了一個面向萬物互聯的智慧時代的作業系統。
鴻蒙花了十年“長徵”,走完了歐美國家二三十年才走完的路。在沒有退路的道路上,終將贏得屬於大家的共同勝利,也為中國科技的未來照亮了前進的方向。
過去近二十年,提到行動作業系統,大家都會說起蘋果iOS和安卓兩大系統。那麼想要自主開發出一套完整的行動作業系統,究竟難在哪?
首先是技術內核。
技術內核作業系統的搭建,都需要基於一套技術內核。過去的作業系統,基本上都是由Unix和Linux兩大核心研發而來,包括我們熟悉的蘋果iOS和安卓系統。如果再基於這兩個核心進行研發,技術底座就不具備自主性。而這次的原生鴻蒙,讓我國第一次擺脫了核心的依賴,創造了一個「鴻蒙核心」。
有了自主性,就可以去有效地解決安全性。 「因為底下的東西如果不是自己的,你要做個防護,人家不同意是乾不了的。有了自己的一個基礎平台,在上面就可以設計很好的架構,可以把用戶資料保護得非常好,網路連接保護得非常好”,中國科學院資訊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徐震表示。
其次是用戶。
另外一個作業系統國產化的困難點,在於使用者。如果所有的軟體開發者,都只在原有的安卓、蘋果iOS系統上進行研發迭代,即便技術研發實現突破,仍無法形成中國真正意義上自主可控的行動作業系統。
所以,這次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布,背後是我國相關產業的全面發展。
原生鴻蒙實現了手機、平板、汽車座艙等多設備、多場景的互聯互通。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介紹,用鴻蒙一個作業系統就能解決交通運輸、醫療、教育等各行業所有類終端。
目前,支援鴻蒙系統的設備數量已超過10億,註冊開發者675萬人(截止到10月)。同時,華為已經和全國超過300所大學展開了合作,進一步加快技術研發和迭代速度。
除了軟體實現了自主可控,硬體方面,華為也成功突破了美國的封鎖。
前不久,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發影片稱,今年華為上市了別人想得到但做不出來的產品,明年會有大家想不到的產品,未來還有大家不敢想的產品!
餘承東表示,去年秋天,隨著先鋒計劃,在經歷連續5年制裁之後,華為重返了智慧型手機的賽道。
今年是華為重返賽道的第一年,實現了快速成長,也開啟了華為終端未來十年的新旅程。
「我們一直說,我們要敢於做別人想得到但做不出來的產品,這款產品上市了,這就是全球首款商用三折疊螢幕手機,改寫了手機產業的歷史。還有我們的原生鴻蒙作業系統也正式發布,在迅速完善成熟商用中。
餘承東還預告,明年還會有大家想不到的產品,未來還有大家不敢想的產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