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澳洲花崗岩島的小藍企鵝瀕臨滅絕
最近發表在《行為》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強調,城市發展和人類活動對小企鵝棲息地和繁殖地的威脅日益嚴重。來自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動物行為和鳥類研究專業的研究人員利用精確的紅光遠端視訊監控,研究了在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環境中,”更大膽”的父母如何影響企鵝的養育策略。
監測小藍企鵝對人類活動的反應。 資料來源:弗林德斯大學,D Colombelli-Négrel
弗林德斯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鳥類實驗室的Diane Colombelli-Négrel 博士說:”親子關係是我們新研究的重點。當人類經常出現在企鵝周圍時,企鵝就會變得更加大膽。”
領導弗林德斯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鳥類實驗室的Diane Colombelli-Négrel 博士。 圖片來源:弗林德斯大學
大膽行為與動物撤退的速度有關,或與它們讓捕食者或威脅接近自己或巢穴的距離有關。
研究人員預測,大膽的個體投入親職照護的時間會更少,這在其他鳥類物種中也曾被觀察到,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發現,企鵝的膽量並不影響其作為父母的表現,例如返回巢穴、餵養雛鳥或過夜的頻率。然而,攻擊或逃跑反應會讓動物承受壓力。”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還是支持減少人類遊客與企鵝之間互動的必要性,尤其是在脆弱的企鵝種群中,例如位於阿德萊德以南約100 公里處的花崗岩島,該島作為熱門旅遊景點每年吸引約80 萬遊客。
南澳大利亞的小藍企鵝群–弗林德斯大學研究的重點–正在為生存而奮鬥。 大約二十年前,小藍企鵝有1600 隻成年企鵝,現在只有30 隻。
花崗岩島上的一隻小藍企鵝(Eudyptula minor)。 資料來源:弗林德斯大學
除了人類的干擾,花崗岩島上小藍企鵝數量的銳減也與魚類數量減少、環境條件變化以及海狗和狐狸等掠食者有關。
“隨著暑假的臨近,我們呼籲公眾遠離花崗岩島企鵝巢穴,並通過報告企鵝棲息地的危險來幫助拯救這些動物,”科隆貝利-內格雷爾博士說。
「城市發展和人類活動對自然棲息地的侵占速度正在迅速加快,使許多物種面臨人為(人類)幹擾帶來的壓力。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持續受到人為幹擾可能會對小藍企鵝產生負面影響,並強調了限制人類訪客與企鵝之間互動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補充說,重要的是要考慮人類幹擾的增加或持續是否會最終改變族群中個性特徵的比例。在未來對企鵝性格對幹擾的耐受性和繁殖成功率進行研究時,可以考慮選擇或行為可塑性的長期影響。
小藍企鵝(Eudyptula novaehollandiae)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物種。 它們通常長到35 厘米左右,平均體重1.2 公斤。 它們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和澳洲南部的沿海水域,包括南澳大利亞維克多港附近的花崗岩島。在辨識巢中或夜間的企鵝個體時,只能使用紅光手電筒,因為白光會使企鵝失明數天。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