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和日產合併的最大問題:時間真的不等人
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和日產計畫透過合併,組成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這項舉措預計將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然而,面對來自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外界對它們能否按時完成合併充滿疑慮。本週一,兩家公司宣布已達成正式合併談判協議。儘管交易結果尚不確定,部分還取決於陷入困境的日產能否順利轉虧為盈,但雙方計劃在2026年8月前完成交易。
日產的合作夥伴三菱汽車將在下個月前決定是否參與合併。
兩家公司計劃透過共享平台、聯合研發以及集體採購,實現超過1兆日圓(約64億美元)的綜效。同時,他們設定的營運利潤目標超過3兆日圓(約192億美元),這一數字較去年兩家公司合計業績提升了54%。
然而,本田執行長三部敏宏在周一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協同效應的全部效果可能要到2030年後才能完全顯現。他指出,屆時兩家公司需要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來應對中國企業的挑戰,否則將面臨「被超越」的風險。
分析師對兩家公司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實現目標表示擔憂。
目前,它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在於車型陣容。兩家公司在電動車領域都不具備明顯優勢。日產雖然憑藉「聆風」(Leaf)成為電動車領域的早期先驅,但隨後發展並不順利。其新款電動車「艾睿雅」(Ariya)本被寄予厚望,可挑戰特斯拉Model Y,卻因生產問題未能達標。
本田則更專注於混合動力車型,但在混動車需求激增的美國市場,其推出的相關產品有限。
晨星公司高級分析師孫飛指出:“兩家公司在電動車領域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即便合併後,新車型開發和技術研發仍將是它們面臨的主要難題。”
尽管标准化汽车平台能够带来显著的成本协同效应,但开发此类平台也需要时间。孙飞还补充道,重振两家公司的业务“可能比预期需要更长的时间”。
失去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市場,電動化浪潮讓消費者更加關注車載軟體功能和汽車內部的數位化體驗,而這些正是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核心優勢。
比亞迪等國內品牌已迅速超越傳統汽車製造商,推出了許多搭載創新軟體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款。本田和日產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市場份額持續縮水。
本田上個月公佈,其最近一個季度的利潤年減了15%,並已開始縮減其在中國的員工規模。同時,日產因在中國和美國市場的銷售量大幅下滑,計畫全球裁員9,000人,並削減20%的產能。
穆迪評級公司高級分析師迪恩·恩霍(Dean Enjo)在客戶報告中指出,兩家公司要重振其規模龐大的中國業務,將面臨「重大的執行風險」。
此外,两家公司还将重点转向美国和日本市场。然而,恩霍指出,这种市场布局的“显著重叠”意味着合并在地域多元化方面难以带来显著优势。
不過,恩霍補充道,合併或將有助於兩家公司應對美國新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可能出台的進口關稅政策所帶來的潛在衝擊。
重大交易
本田是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日產排名第三。若兩家公司成功合併,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僅次於豐田和大眾。
這項交易也將是自2021年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緻雪鐵龍以520億美元合併,組成Stellantis集團以來,全球汽車產業規模最大的重組。
交易規模的龐大凸顯了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壓力。近年來,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東南亞等日本汽車製造商曾占主導地位的市場不斷擴展,這對日本品牌構成了嚴峻威脅。
對日本來說,汽車產業是國家經濟命脈。隨著日本在消費性電子和晶片等關鍵產業的全球影響力逐漸減弱,保護汽車產業顯得格外重要。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本月稍早的報告中指出,技術挑戰讓傳統汽車公司必須找到新的合作夥伴,否則將面臨更高的資本支出和研發成本,同時規模也可能縮小。
分析師表示:“鑑於行業動態,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企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