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佈羽田機場兩機相撞事故中期調查報告:有多重人為錯誤
日本國土交通省運輸安全委員會(JTSB)公佈今年1月羽田機場兩機相撞事故的中期調查報告,揭示了這一起重大航空事故背後存在的諸多人為錯誤。
今年1月2日,日本航空一架A350飛機在羽田機場降落時,與停在跑道上的日本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憑藉著驚人的運氣,A350飛機在陷入火海前硬撐了10多分鐘,使得機上37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疏散。海上保安廳飛機則沒那麼幸運,機上5名人員死亡,機長重傷。
報告揭示多重人員錯誤
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在調查中發現了多項人員錯誤,包括海上保安廳飛機錯誤地認為自己獲得進入跑道的授權,以及負責跑道的空中管制員沒有註意到飛機的存在。
報告顯示,空管人員向海上保安廳飛機指示“行至等待點C5,起飛順序第一”,但機長只複述了“C5”、“第一個起飛”。飛機駕駛艙的語音記錄器也顯示,機長和副機長的溝通沒有顯示出對進入跑道感到困惑,兩人當時可能都誤解了指令,認為因為是去從事地震救災任務,起飛被優先考慮。
報告也顯示,由於起飛前的檢查發現機械故障,海上保全廳的飛機已經延誤40分鐘。機長感到很著急,同時認為需要飛快一點,以便機組人員在任務結束後能夠回家。
同時,空管人員雖然目視確認海上保安廳飛機移動到指定位置,但在同時監控日航飛機降落時,又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任務,沒有關注闖入跑道的飛機。
據悉,在海上保安廳飛機越過停止線時,「跑道入侵」的警報隨即亮起,但被忽視了超過1分鐘。
事故發生前15秒,管制員被同事質疑「日航飛機降落的跑道上是不是停著一架飛機」。報告稱「由於溝通不良,之後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最後,由於海上保安廳飛機上的白色防撞燈光與跑道上的燈光類似,所以日航機組也沒有註意到跑道上有一架小飛機就碾了過去。
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也表示,後續將對事故進一步深入調查。
日航在混亂中完成疏散
週三公佈的報告,也揭示了日本航空成功疏散379名乘客的細節,再一次顯示「全體倖存」背後仍有不小的運氣成分。
當地時間下午17點47分,兩架飛機相撞,乘客注意到降落時的異常聲音和兩翼起火。飛機在起火失控的情況下滑行了約1400米,在停下後機組人員試圖透過對講機呼叫機長,但未能接通。
隨後機長進入機艙下令緊急疏散,並選擇了兩個最前面的緊急逃生出口。第一批乘客在17點51分撤離飛機,距離碰撞發生4分鐘。負責左後方緊急出口的空服員因為聯絡不上機長,自行決定開門。
(一共打開了3個緊急出口)
由於停電的緣故,機艙內的廣播無法運作,雖然機組人員使用了擴音器,但大多數的指令都是在沒有擴音器的情況下發出的。
報告顯示,在大量乘客撤離期間,有一部分人沒有聽到指令,仍保持著防撞擊姿態坐在椅子上,直到被搜尋遺留者的機長發現。
機長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人,他在17點58分通過後側緊急出口離開,距離撞擊起火11分鐘。監視器顯示,兩分鐘後機艙內能夠看到火焰,緊急出口冒出的黑煙量也增加了,被大火吞噬的飛機直到隔天凌晨才結束燃燒。
(日航A350殘骸)
據悉,1名乘客在緊急逃脫時摔斷肋骨,另有4名受輕傷。 77人報告喉嚨痛、頭痛等症狀。
升級技術消除人員失誤
事故發生後,日本政府正在推動系統性升級,以消除潛在的人為失誤,包括安裝特殊的警告燈,提醒飛行員跑道上有其他飛機,同時採用音頻警告系統,警告塔台存在跑道入侵。未來還會引入“四維空中管制系統”,結合位置和時間資訊調整飛機間距,減少機場空域的擁塞和事故風險。
日本航空政策專家戶崎肇解讀稱,到2030年,日本航空業將面臨飛行員退休人數增加,人員配置的彈性也會降低。利用數位科技來補充人類的注意力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方法。
但他也警告稱,對技術的過度依賴可能導致警覺性降低,或誤讀系統產生的提示,這也可能產生其他類型的錯誤。需要進行廣泛的培訓,確保人們能夠有效和負責任地使用數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