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設計的整體式航空航太引擎LEAP 71成功點火並持續運轉11秒
一種燃燒氧氣和煤油的新型氣釘引擎成功熱啟動11秒,顯示了人工智慧工程的巨大進步,該引擎可產生1100 磅(5000 牛頓)的推力。 該引擎是利用先進的大型AI工程模型從前端到後端進行計算設計的。
設計和開發先進的航空發動機通常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需要數年的建模、測試、修改、原型設計、沖洗和重複。 工程人工智慧能夠辨別模式、進行複雜分析、創建虛擬原型並運行數千次模型,正以一些令人驚訝的方式改變航空航天業–當然,前提是對它們進行適當的編程和培訓。否則,就會出現”垃圾進,垃圾出”的情況,這也是計算機自使用無線電閥門和機電繼電器以來的黃金法則。
處於試點火階段的LEAP 71 發出的氣刺
總部位於杜拜的LEAP 71 公司正在展示現代工程人工智慧的能力,將其應用於解決火箭引擎設計中的一個比較怪異的問題–氣梭子。
傳統火箭使用我們熟悉的喇叭口來引導和膨脹從引擎中噴出的熱氣,這些熱氣在通過文丘里噴嘴後就會膨脹。 這種設計非常有效,但有一個主要缺點。 因此,升空時效果很好的火箭,隨著在大氣層中的升高和氣壓的降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這就是二級和三級火箭引擎不同於一級火箭引擎的原因。
理想情況下,工程師希望引擎能夠根據氣壓變化自動調整。 氣釘的作用是將引擎塑造成一個尖頭或塞子,其曲線就像火箭鐘罩的內側一樣。 當燃燒氣體從引擎流過尖頂時,曲線就像鐘形的一面,而周圍的空氣就像鐘形的外側。 隨著氣壓的變化,虛擬鐘形的形狀也會改變。
LEAP 71 型氣錘
自1950 年代以來,已經開發了許多氣耙發動機,其中一個已經實際升空,但要把一個有前途的想法變成一個實用的太空發動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LEAP 71 的貢獻在於將其Noyron 大型計算工程模型應用於此問題。 這是一個由航空航天專家編程和訓練的人工智慧,它可以接受一組給定的輸入參數,並透過推斷各種因素的物理交互作用(包括熱行為和預期性能)來創建符合這些參數的設計。
然後將結果回饋到人工智慧模型中,以便在模型顯示計算性能參數、引擎幾何形狀、製造流程參數和其他細節時進行微調。
LEAP 71 航模是3D 列印出來的
據該公司稱,Noyron公司能夠在大約三週內自主設計出新型氣釘。 然後,在進入測試階段之前,利用選擇性雷射熔融工業三維列印技術將其製造成一個實心銅塊。 2024 年12 月18 日,它首次試射成功,氣體溫度達到3500 ℃(6300 ℉)。
這次演習是位於英國艾爾斯伯里的機載工程公司(Airborne Engineering)LEAP 71 四天四台引擎活動的一部分。
LEAP 71 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 Josefine Lissner)表示:「我們能夠擴展Noyron 的物理學原理,以應對這種引擎的獨特複雜性。尖峰由充斥著低溫氧氣的複雜冷卻通道冷卻,而腔室外部則由煤油燃料冷卻。的計算人工智慧方法的極大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