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生存危機:77%的陸地正走向長期乾旱化
聯合國科學家在一份新的分析報告中指出,洪水和風暴等與水有關的災害在世界部分地區愈演愈烈,而近幾十年來,地球上四分之三以上的土地卻變得永久乾旱。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發布的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顯示,在2020年之前的30年裡,77.6%的地球陸地與之前的30年相比更加乾旱。
在同一時期,旱地面積擴大了約430 萬平方公里,幾乎比世界第七大國印度的面積還要大三分之一。 現在,這些旱地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0.6%,南極洲除外。
此外,全球有7.6% 的陸地(面積超過加拿大)跨越了臨界乾旱閾值。 這種轉變涉及從非旱地向旱地過渡的地區,或在現有旱地中進入較乾旱類別的地區。
其中大部分地區已經從濕潤地形過渡到旱地,對農業、生態系統和生活在那裡的人們造成了嚴重影響。
研究警告說,如果世界無法遏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到本世紀末,世界上還有3%的濕潤地區將變成旱地。
在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的情況下,預計美國中西部、墨西哥中部、委內瑞拉北部、巴西東北部、阿根廷東南部、整個地中海地區、黑海沿岸、非洲南部大部分地區和澳洲南部的旱地將持續擴大。
該報告題為全球乾旱土地的威脅: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COP16)上發布了該報告。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聯合國土地會議,也是首次在中東地區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方會議。
《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執行秘書易卜拉欣-蒂亞烏說:「這項分析最終消除了長期以來圍繞全球乾旱趨勢的不確定性。乾旱危機第一次以科學的方式清晰地記錄下來,揭示了影響全球數十億人生存的威脅。
乾旱會結束。 然而,當一個地區的氣候變得更加乾燥時,就失去了恢復先前條件的能力。 目前影響全球大片土地的乾旱氣候將無法恢復到以前的狀態,而這種變化正在重新定義地球上的生命。
《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科學政策互動平台(SPI)–聯合國評估土地退化和乾旱科學的機構–的報告指出,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是這項轉變的主要驅動力。 發電、運輸、工業和土地使用變化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地球變暖,其他人類活動也使地球變暖,並影響降雨、蒸發和植物生長,從而創造了增加乾旱的條件。
全球乾旱指數(AI)數據追蹤了這些條件,並揭示了幾十年來的廣泛變化。
乾旱化熱點地區
受乾旱趨勢影響特別嚴重的地區包括幾乎整個歐洲(95.9%的土地)、美國西部部分地區、巴西、亞洲部分地區(尤其是亞洲東部)和非洲中部。
- 美国西部部分地区和巴西:显著的干旱趋势,缺水和野火成为长期危害。
- 地中海與南歐: 這些地區曾被視為農業糧倉,但隨著半乾旱條件的擴大,它們面臨嚴峻的未來。
- 非洲中部和亞洲部分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正在經歷生態系統退化和沙漠化,危及無數物種。
相較之下,全球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陸地(22.4%)經歷了更濕潤的條件,其中美國中部、安哥拉大西洋沿岸和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濕度有所提高。
然而,總的趨勢是明確的:旱地正在擴大,使生態系統和社會遭受乾旱對生命的威脅。
報告指出,南蘇丹和坦尚尼亞是向旱地過渡的土地比例最大的國家,而中國是從非旱地向旱地過渡的總面積最大的國家。
對於生活在不斷擴大的旱地上的23 億人(遠超過世界人口的25%)來說,這種新常態需要持久的、適應性的解決方案。 與乾旱相關的土地退化(即沙漠化)對人類福祉和生態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
隨著地球持續變暖,報告預測,在最壞的情況下,到本世紀末可能會有多達50 億人生活在乾旱地區,與枯竭的土壤、不斷減少的水資源以及一度繁榮的生態系統的減少或崩潰作鬥爭。
被迫遷徙是乾旱最明顯的後果之一。 隨著土地變得不適合居住,面臨缺水和農業崩潰的家庭和整個社區往往別無選擇,只能背井離鄉,從而導致全球範圍內的社會和政治挑戰。 從中東到非洲和南亞,數百萬人已經開始遷移–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十年內還將加劇。
乾旱的破壞性影響
報告指出,乾旱加劇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幾乎涉及生活和社會的各個層面。
報告警告說,到本世紀末,五分之一的陸地可能會因乾旱加劇而發生生態系統的突然轉變,造成巨大的變化(如森林變成草原和其他變化),並導致世界上許多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的滅絕。
- 乾旱被認為是世界上農業系統退化的最大單一驅動因素,影響到地球上40% 的可耕地。
- 1990-2015 年間,非洲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下降了12%,乾旱加劇是罪魁禍首
-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即使上升幅度不大,預計到本世紀末,地球上三分之二以上的陸地(不包括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儲水量將減少
- 乾旱被認為是世界五大土地退化原因之一(與土地侵蝕、鹽化、有機碳損失和植被退化並列)
- 中東地區日益嚴重的乾旱與該地區更頻繁、更大規模的沙塵暴有關
- 在氣候改變的未來,乾旱的加劇預計將在更大和更猛烈的野火中發揮作用–這主要是因為乾旱對半乾旱森林中樹木死亡的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可用於燃燒的干燥生物質的增加。
- 乾旱加劇對貧窮、缺水、土地退化和糧食生產不足的影響與全球疾病和死亡率的上升有關,尤其是在兒童和婦女中。
- 日益嚴重的乾旱對全球人口遷移的增加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南歐、中東、北非和南亞的超乾旱和乾旱地區。
報告指出,多年來,記錄乾旱程度的上升一直是一項挑戰。 乾旱的長期性以及降雨、蒸發和植物蒸騰作用等因素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給分析帶來了困難。 早期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結果,而且往往因科學上的謹慎而變得模糊不清。
新報告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它利用先進的氣候模型和標準化方法,對全球乾旱趨勢進行了明確評估,證實了乾旱的加劇是不可阻擋的,同時對其根本原因和未來的潛在軌跡提出了重要見解。
建議
報告為解決乾旱問題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路線圖,強調減緩和適應。 其中包括以下建議
- 加強乾旱監測將乾旱指標納入現有的乾旱監測系統。 這種方法可以及早發現變化,有助於在情況惡化之前指導介入措施。 像新的”乾旱視覺資訊工具”這樣的平台可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提供寶貴的數據,從而實現早期預警和及時幹預。 標準化評估可加強全球合作,並為地方適應策略提供資訊。
- 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激勵永續的土地利用系統可以減輕乾旱加劇的影響,尤其是在脆弱地區。 創新、全面、永續的土地管理方法是另一份新的《防治沙漠化公約》特別倡議報告永續土地利用系統的重點: 集體實現土地退化中性的途徑。 它考慮到一個地方的土地使用如何影響其他地方,將抵禦氣候變遷或其他衝擊作為優先事項,並鼓勵原住民和當地社區以及各級政府的參與和支持。 像”綠色長城”這樣的計畫–一項橫跨非洲的土地恢復倡議–展示了在創造就業和穩定經濟的同時,透過大規模的整體努力來消除乾旱和恢復生態系統的潛力。
- 投資提高用水效率雨水收集、滴灌和廢水回收等技術為乾旱地區稀缺水資源的管理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 增強脆弱社區的抗災能力地方知識、能力建構、社會正義和整體思維對抗災能力至關重要。 永續的土地使用制度鼓勵決策者實行負責任的治理,保護人權(包括安全的土地使用權),並確保問責制和透明度。 能力建構計畫、財政支持、教育計畫、氣候資訊服務以及社區驅動的倡議,都能增強受乾旱影響最嚴重者的能力,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 農民改種抗旱作物或牧民飼養較耐旱的牲畜就是逐步適應的例子。
- 制定國際框架並進行合作《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的”土地退化中性框架”提供了一個使國家政策與國際目標保持一致的模式,確保對危機採取統一的應對措施。 國家適應計畫必須將乾旱與抗旱規劃結合起來,以製定應對水資源和土地管理挑戰的統一策略。 在《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等框架的推動下,全球層面的跨部門合作對於推廣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幾十年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指出,我們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導致全球暖化的原因。 現在,一個聯合國科學機構首次警告說,燃燒化石燃料也正在造成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永久性乾旱–這可能會對水資源的獲取造成災難性影響,從而使人類和自然更加接近災難性的臨界點。已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勢在必行”。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