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先享後付」誘發過度消費:美容店、健身、教培、養寵最常見
近日,據央視報道,一種“先享後付”的消費模式在預付費行業悄然興起,卻不斷接到消費者的反映,他們遭遇的“先享後付”,並非像商家宣傳得那樣:在享有「辦卡」折扣的同時,還不用擔心商家捲錢跑路。據報道,一些消費者在網路上吐槽,這種「先享後付」聽著好聽,實際上卻是套路滿滿。這類的投訴多發生在祛痘門店,尤其是一個叫「蕾特恩專業祛痘國際連鎖」的品牌。
在訪視調查中,消費者進店後的流程幾乎一致,臉部偵測、分析肌膚問題、制定方案,然後推薦「先享後付」支付模式,辦理分期付款。
當消費者流露出對後續還款壓力的擔憂時,店長就會苦勸辦理期數較長的分期業務,降低每期還款金額,並強調這項服務沒有任何利息。
據報道,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在杭州市錢塘區的龍湖金沙天街戶外步行街,隨機走進一家名為「痘院士專業祛痘·皮膚管理」的美容門市體驗,做完原先商量好的「先享後付」套餐時。
這家店經理就開始各種話術套路,誘導辦理價格更貴套餐,而且在操作過程中,該店經理一直試圖拿走本人手機進行操作,最後甚至乾脆起身,直接在手機上代替操作。
期間很多頁面都一閃而過,簽約流程就這樣稀里糊塗地完成。手機上的操作結束後,《服務確認書》也被代為簽約,但該確認書上面赫然卻寫著本人操作,工作人員並沒有拿手機操作。
甚至該環節全程不僅被錄影、還按手印。此外,在這之後幾天內,如果提出解約,會遭到店方拒絕,並且扣費短信也會不期而至,金額與《服務確認書》上的金額一致。
據了解,在網路上,許多公司都在為商家提供「先享後付」接取服務。美容門市,健身、教培、養寵,都是「先享後付」主推的使用場景,而且這種「先享後付」的消費金融模式,可以逃避國家對預付行業的監管。
據從事「先享後付」某公司人員介紹,目前市場上眾多開展「先享後付」業務的公司,實際上大多屬於貼牌經營。
真正通過支付寶認證,並直接從支付平台獲取介面的源頭公司,在「先享後付」領域的獲利模式,重點更聚焦於發展下級代理,透過拓展代理網絡來擴大市場份額並獲取收益,或是為其他公司提供貼牌服務,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與平台認證資格來賺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有了這樣的分帳模式,大量的代理商為了多賺錢,就要盡可能發展商家接入「先享後付」支付系統。為了能獲取實體店商家的青睞,這些「先享後付」推廣人員,就會挖空心思把這種支付模式,包裝成一種利於商家的行銷手段,最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買單。
對於這樣引導過度消費的亂象,招聯首席研究院董希淼指出,像預付式消費、像信用卡分期、像信用貸款,但性質又不完全一樣,所以無法定義本質,這就使得「先享後付「缺乏監管,甚至可以規避相應的監管,這也是現在這些電商平台、支付機構大力推「先享後付」的重要原因。
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滕立章也認為,支付平台應主動承擔監管、監督責任,金融監管部門也應當明確「先享後付」的行為規範,消費者在消費時也應量力而行。
根據公開資料,「先享後付」是一種讓消費者先享受,後付錢,透過一紙協議約定消費者像「辦卡」一樣在商家連續消費,但是「辦卡」的費用不一次結清,而是後續分期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