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萬光年外一顆恆星悄悄消失被一個黑洞取代
宇宙中的恆星都會以其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輪迴。通常,當一顆恆星的質量達到太陽的八倍以上時,它將在生命的盡頭以超新星爆發的方式,壯烈地結束自己的旅程。超新星爆發的過程非常劇烈,發出的光可以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持續幾個月之久。然而,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顆恆星,跳過了超新星爆發的步驟,直接坍縮成了一個黑洞。
悄悄消失的恆星
這顆不走尋常路的恆星名為M31-2014-DS1 ,位於250萬光年之遙的仙女座星系中。
2014年,恆星M31-2014-DS1被天文學家注意到,它在中紅外線波段開始變亮。在接下來的1000天裡,它的亮度保持穩定。但隨後,在2016年至2019年的另一個1000天裡,它的亮度急劇下降。
到了2023年,它徹底從望遠鏡的視野中消失,光學和近紅外線成像都無法找到它的身影。
研究人員認為,這顆恆星在誕生時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0倍,但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只剩下約6.7個太陽的質量。觀測也表明, M31-2014-DS1正被一個新近才拋射出的塵埃殼所包圍,這符合超新星爆炸的特徵,但沒有證據表明發生了光學爆發。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可能目睹了一次「失敗超新星」的恆星坍縮現象。
恆星的歸宿
恆星為何會經歷這樣的命運呢?這要從恆星的燃燒機制說起。
恆星透過核融合反應將氫轉化為氦,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當它們的氫燃料耗盡時,氦元素會繼續聚變成更重的元素,直到鐵元素。
當恆星的核心充滿無法反應的鐵元素時,核融合反應無法持續,恆星內無法繼續產生足夠的能量對抗其外層物質的引力,導致恆星開始向內坍縮。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坍縮會觸發一場劇烈的超新星爆發,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並可能留下一個中子星或黑洞。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無法觸發超新星爆發,而是直接塌縮成一個黑洞,這就是所謂的「失敗超新星」,恆星M31-2014-DS1就是如此。
M31-2014-DS1的消失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科學家得以窺探這種罕見的現象。目前相關研究的論文已經於10月18日發表在arXiv「預印本」網站。
不唯一的「失敗」超新星
「失敗」或疑似「失敗」的超新星通常很難被發現,這是因為它們悄然隱密痕跡,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而超新星則不同,其亮度極高並突然出現在天空中,因此很難錯過,古代天文學家就記錄下了多起超新星事件。
不過, M31-2014-DS1並不是天文學家們唯一發現的這類天體。
2009年,天文學家們曾發現另一顆被確認的「失敗」超新星。它是一顆位於NGC6946星系(也被稱為「煙火星系」)中的超紅巨星,被命名為N6946-BH1 ,質量約相當於25個太陽。在消失後,它只留下了微弱的紅外線發光。它的亮度在2009年一度劇增到100萬倍太陽亮度,但到了2015年,透過光學觀測已經無法看到它。
科學家曾使用LBT大型雙筒望遠鏡觀測了27個臨近星系,尋找其中悄悄消失的大質量恆星。結果表明,有20%至30%的大質量恆星可能會以「失敗」的超新星方式終結。然而, M31-2014-DS1和N6946-BH1是目前少數被確認的觀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