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volt破產歐洲打造本土電池企業的野心如何安放
儘管歐洲電池明星企業Northvolt(北伏)陷入了破產重整危機,但歐洲打造自主電池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野心似乎並未動搖。在當地時間11月28日舉行的歐盟部長會議上,法國、德國和瑞典代表呼籲新歐盟委員會支持歐洲電池生產。
瑞典能源、商業和工業大臣兼副首相布施(Ebba Busch)表示:「如果我們想成功實現綠色轉型,歐洲電池產業必須起飛並佔據足夠的市場份額。」德國聯邦經濟部國務秘書克魯蒂格( Bernhard Kluttig) 也表示,強大的歐洲電池產業對德國汽車產業極為重要。
惠譽評級歐洲區企業評級高級董事齊丹·謝麗特(Cigdem Cerit)先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政策制定者的目標不會改變,惠譽也將在歐盟的2025和2035目標不變的假設下對歐洲的汽車企業展開評級。
根據歐盟官方網站,2025年,車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達到93.6g/km(WLTP標準下)。自2035年起,歐盟轎車和廂型車要實現0碳排放,即全面電動化。
然而,與政策制定者的熱情不同,歐洲電池企業感受到了更多的寒意。
企業感受大不相同
在上述會議前發布的議程報告中,法國、德國和瑞典表示,目前幾家歐洲電池公司在提高競爭力方面仍面臨嚴峻挑戰。
布施說,歐洲經濟正被「我們親愛的美國朋友」和「不公平的亞洲競爭」所壓垮。克魯蒂格建議歐盟尋找其他電池主要原材料來源,“有很多選擇,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歐洲,我們都有鋰項目,因此關注這些電池材料的替代來源也很重要。”
他們表示,歐盟需要減少繁瑣手續,加快審批流程,為該產業的新公司創造更好的融資和市場途徑,並為電池產業分配更多的歐盟資金。
上週,歐洲本土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宣布已在美國申請《破產法》第11章破產保護並尋求重整。這家明星公司曾從大眾汽車、高盛、貝萊德等投資者以及德國和加拿大政府等處,獲得總額超過150億美元的融資。然而法庭文件顯示,截至提交破產申請時,公司僅剩下3,000萬美元現金,只能維持一週的運營,此外還背負著58.4億美元的債務。
布施表示,從布魯塞爾發出的歐洲電池製造業前景光明的訊號,可以增加Northvolt從其他來源獲得新資本的機會。
然而,與政策制定者的熱情相反的是企業感受到的融資困難。
法國電池新創公司Verkor執行長樂邁尼昂(Benoit Lemaignan)表示,在Northvolt陷入困境以及今年電動車銷售成長放緩的背景下,融資談判非常艱難。 「如今,尋找融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問題的影響遠遠超出Verkor的範疇,它將影響到所有能源和氣候轉型行業的融資。”
新創公司追蹤機構PitchBook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領域的投資僅13億歐元,而去年為41億歐元。
歐洲電池夥伴協會執行董事艾澤曼斯(Wouter IJzermans) 表示:“可以說,我們現在正處於關鍵時刻。”
其實,除了Northvolt, 其他歐洲電池企業的生存情況也不樂觀。
今年6月,由歐洲車企Stellantis、梅賽德斯-奔馳和道達爾能源合資的電池企業ACC,宣布暫停在德國和意大利的電池廠建設項目,併計劃將產線轉向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隨後義大利政府宣布,將原本用於工廠建設的2億歐元歐盟資金用於其他項目。福斯集團旗下電池子公司PowerCo今年9月表示,該公司的德國薩爾茲吉特(Salzgitter)工廠目前將只建造兩條計畫生產線中的一條。英國唯一一家本土電池企業Britishvolt,更是早在2023年就宣布進入破產程序。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格爾克(Tobias Gehrke)分析稱,有多個因素導致歐洲電池產業前景黯淡。首先,歐盟對電動車的需求下降,正在損害歐洲電池生產商;其次,中國電池企業出色的創新和製造能力以及價格優勢;第三,由於全球供應過剩,鋰、鈷、鎳等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和歐洲居民對開採鋰礦的抵制,也阻礙了歐洲電池計畫的商業化。
此外,歐洲的電池產業也面臨美國的衝擊。拜登政府2022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案》(IRA),對新能源產業劃出了總值近4,000億美元的補助。受此影響,挪威鋰電池生產商Freyr Battery去年宣布將減少在歐洲計畫的投資,並專注於在美國擴大規模。
該公司執行長(Birger Steen)去年曾表示,IRA改變了電池市場。 「歐洲沒有一個國家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這就是許多電池生產工廠遷移到美國或加拿大的原因,因為在歐洲很難獲得這種規模的融資。而這些資金池是全球性的,在美國生產電池或清潔能源產品要便宜35%。
他表示,該公司在挪威的Giga Arctic超級工廠即將完工,但仍將是一個空殼,需要等待挪威和歐洲「相互吸引的政策解決方案」。
歐洲電池製造的出路在哪
目前,歐洲的鋰電池產業由外資企業占主導,特別是較早進入歐洲市場的韓國企業。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韓國電池製造商控制歐洲約75%的電池產能,其中LG新能源在波蘭的電池工廠就佔歐洲產能的一半,隨後是韓國企業SK innovation和中國企業寧德時代。但今年以來,這家工廠一直以約50%的產能利用率運作。 LG新能源10月發布的中長期策略稱,將擴展非電動車電池業務以應對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暫時放緩。
此外,在陰極、陽極、電解質和隔膜等高價值電池組件上,歐洲也嚴重依賴亞洲。歐洲本土有巴斯夫、優美科等企業可以供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生產在歐洲卻無處可尋。同時,電解質和隔膜投資則完全來自中國和韓國。在歐洲30個超級工廠項目中,有不少項目是在中國和韓國公司的幫助下設計和建造的。
由於歐洲新創公司在規模化生產電池方面的能力仍落後,一些業內高管稱,唯一的解決方案可能是繼續依賴亞洲參與者,直到本土公司能夠吸收電池化學、大規模生產和設備製造方面的技術知識。
上個月,雷諾集團執行長德梅奧(Luca De Meo) 表示:「我們需要與中國達成協議,因為如果沒有控制採礦業、化工、煉油及其產能和能力的中國公司的支持,我們將無法競爭。
格爾克則建議,歐盟需要製定全面的經濟安全原則,明確供應鏈的哪些部分面臨外國競爭,哪些部分可以競爭;哪些產業可能需要短期保護、補貼或開放貿易;哪些供應鏈環節需要優先關注。最重要的是,經濟安全原則中列出的每個解決方案都應相互支持,並解釋每個實體(無論是歐盟成員國還是歐盟委員會)如何對每一步負責。
(本文出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