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和波音都說泰坦號深潛器的開發參與程度非常有限
去年6月份,美國海底勘探公司「海洋之門」(OceanGate)的泰坦號深潛器發生內爆事故,船上五人全數罹難。儘管「海洋之門」宣稱自身與航空航太領域有合作,但當地時間週四,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波音公司都表示,參與的程度非常有限。
「海洋之門」聯合創始人斯托克頓·拉什(Stockton Rush)曾稱,泰坦號深潛器所使用的碳纖維外殼是在NASA和航空航天製造商的幫助下開發的。但NASA一名官員週四表示,機構幾乎沒有實際參與;而波音公司的一名官員則表示,部分建議被忽略了。
NASA原本計劃在「海洋之門」建造和測試深潛器碳纖維外殼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但NASA材料工程師賈斯汀·傑克遜(Justin Jackson)稱,由於幾年前的新冠疫情,NASA未能履行其原定職責,僅就一個三分之一比例的模型提供了諮詢,並未直接參與泰坦號的開發工作。
傑克森在美國海岸防衛隊的聽證會上表示,NASA曾對「海洋之門」提及其名感到不滿。 「他們的用詞讓我們感覺像是在背書,所以我們的一些人員對此表示不安,」他說。
波音公司材料與製程工程師馬克·內格利(Mark Negley)指出,該公司參與了泰坦號碳纖維外殼和聲學感測器的早期可行性研究,但「海洋之門」沒有遵循波音關於增加強度的相關建議,包括外殼厚度和碳纖維層的排列方向。
去年,拉許在泰坦號內爆事故中不幸罹難,成為五名罹難者之一。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海岸防衛隊舉行了一場公開聽證會,對泰坦號內爆原因展開高級別調查。聽證會開始時,海岸防衛隊官員指出,泰坦號並未經過獨立審核,這種做法與業界標準不符。此外,泰坦號的非傳統設計也在海底勘探界引發了廣泛關注。
華盛頓州的海岸警衛隊海事檢查員約翰溫特斯(John Winters)作證說,拉什對他認為扼殺創新的規定表示不滿,但並未試圖繞過海岸警衛隊的任何法規。
溫特斯週四作證說,在得知「海洋之門」製造了一種能夠潛入更深水域抵達泰坦尼克號沉船殘骸的新型潛水器之前,他已了解公司另有兩艘潛水器。他表示,不清楚「海洋之門」是否曾通知海岸警衛隊或請求其提供建造標準或檢查指導。
「我們並未討論過它是按照什麼標準建造的,或由誰建造的。我們只是聽說:『嘿,我們有一艘潛水器,可以潛到4000米。現在我們有一艘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的潛水器。
聽證會預計將持續到週五,屆時將有更多證人出席。
在早前的聽證會上,「海洋之門」前營運總監大衛·洛克里奇(David Lochridge)作證說,他與拉什時常發生衝突,並認為公司更多關注盈利。 「公司存在的核心理念就是賺錢,」洛克里奇作證。 “在科學研究方面幾乎沒有太多投入。”
洛克里奇和其他證人描繪了「海洋之門」急於將非傳統設計的潛水器投入使用的情況。這起事故引發了全球關於私人海底勘探未來的討論。
總部位於華盛頓州的「海洋之門」在內爆事故後暫停了營運。公司目前沒有全職員工,在聽證會上由律師代表。
2023年6月18日,泰坦號深潛器在最後一次下潛中,船員在發送了關於深度和重量的短信後失去聯繫,隨後支援船“極地王子號”(Polar Prince)上的擔憂逐漸加劇。海岸警衛隊表示,泰坦號船員在內爆前發出的最後一條消息是:“這裡一切都好。”
當泰坦號被通報失聯後,救援人員迅速派遣船隻、飛機和其他設備,前往紐芬蘭聖約翰以南約435英里(700公里)的區域。海岸防衛隊官員稱,泰坦號的殘骸隨後在距離泰坦尼克號船頭約330碼(300公尺)的海底被發現,船上無一人生還。
「海洋之門」表示,自調查啟動以來,公司一直積極配合海岸防衛隊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調查。自2021年以來,泰坦號曾多次前往泰坦尼克號殘骸現場進行探險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