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開了殺死恐龍的小行星的真正起源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造成6,600萬年前大滅絕的小行星的來源和組成,確定它是一顆不常見的碳質小行星,起源於木星之外。這些見解澄清了目前關於奇克蘇魯伯撞擊物特徵的討論,改變了我們對地球過去和撞擊地球的宇宙天體的認識。
地球經歷過多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最近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600 萬年前白堊紀和古近紀的交界處(K-Pg 邊界),導致地球上約60% 的物種滅絕,其中包括非鳥類恐龍。
奇克蘇魯伯撞擊源自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在現在的墨西哥灣與地球相撞,被認為在這次大滅絕事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證據包括在K-Pg 邊界層中含有大量鉑族元素(PGEs),如銥、釕、鋨、銠、鉑和鈀,這些元素在地球上很少見,但在隕石中很常見。在全球範圍內都發現了這些PGE含量升高的現象,這表明撞擊將碎片擴散到了世界各地。
雖然有人提出德干陷阱火成岩帶的大規模火山活動是PGEs 的另一個來源,但K-Pg 邊界的特定PGE 比率更符合小行星撞擊而非火山活動。然而,關於奇克蘇魯伯撞擊物的性質–其成分和地外來源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地方。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Mario Fischer-Gödde 及其同事評估了從K-Pg 邊界採集的樣本中的釕(Ru)同位素。為了進行比較,他們還分析了過去5.41 億年中其他五次小行星撞擊的樣本、來自太古宙時期(35 – 32 億年前)與撞擊有關的球粒層的樣本,以及來自兩塊碳質隕石的樣本。
Ficher-Gödde等人發現,來自K-Pg邊界的樣本中的Ru同位素特徵是一致的,與碳粒隕石(CC)而非地球或其他類型隕石的Ru同位素特徵非常吻合,這表明奇克蘇魯伯撞擊很可能來自一顆在太陽系外形成的C型小行星。
他們也排除了撞擊者是彗星的可能性。古老的Archean 樣本也顯示撞擊物具有類似CC 的成分,這表明撞擊物起源於類似的外太陽系,或許代表了在地球最後的吸積階段撞擊地球的物質。相較之下,不同時期的其他撞擊點顯示的Ru 同位素組成與來自太陽系內部的S 型(含鹽)小行星一致。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