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海域創下600年高溫紀錄
國際研究利用蜂巢珊瑚Diploastrea heliopora 的分析數據重建了斐濟群島的海面溫度。根據國際研究小組評估的新珊瑚記錄,西南太平洋斐濟群島周圍海域的表面溫度達到了600 多年來的最高點。這項紀錄凸顯了西太平洋氣溫前所未有的升高,標誌著2022 年成為該地區自1370 年以來最溫暖的一年。
科學家利用斐濟的巨型珊瑚Diploastrea heliopora群落來獲取新的重建數據。這些獨特而長壽的巨型珊瑚在其化學成分中記錄了長期的氣候和環境變化,這些變化在許多世紀中塑造了珊瑚礁和巨型珊瑚本身。它們是整個熱帶地區過去氣候變異性的重要檔案,往往與人類過去經歷的氣候變異故事情節直接相關。
研究團隊從這個每年僅生長3 至6 毫米的群落中採集了一個2 公尺多長的岩芯,並分析了它的骨骼化學成分,從而得出了627 年間溫度變化的結論。此外,還有26 年來對水溫的儀器測量結果作為補充。西南太平洋地區是氣候多變性的主要驅動力,例如,它調節著影響全球氣候的主要現象之一–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從而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類活動和自然生態系統。
珊瑚–活的溫度感測器
因此,由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和英國萊斯特大學共同領導的研究小組製作出了迄今為止連續時間最長的珊瑚鍶/鈣-海面溫度重建圖,從一個描述海洋溫度梯度特徵的關鍵位置為太平洋長期氣候波動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獨特視角。
Diploastrea heliopora 珊瑚,俗稱蜂巢珊瑚或腦珊瑚。圖片來源:Joel Orempuller
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美因茨分校(JGU)的研究人員為這項研究提供了支持,他們對珊瑚記錄的年代學進行了逐年解析。
“我們使用鈾釷測年法確定了每個沉積層的年齡。因此,我們能夠獨立檢查並最終確認各個年輪層的計數鑑定。這使得我們能夠對珊瑚進行精確和絕對的年代測定,”JGU地球科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古氣候學/Speleothem 研究小組負責人Denis Scholz 教授說。
由於珊瑚可以存活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因此珊瑚可以作為活體溫度感測器為研究人員服務–透過其骨骼日復一日地記錄周圍海洋的化學成分。珊瑚透過改變骨骼中鍶和鈣的比例來充當活的溫度感測器,鍶和鈣的比例越低,溫度就越高。研究表明,斐濟群島目前的海面溫度是過去653 年來最高的,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持續同步暖化可能會對太平洋島嶼的生態系統和國家造成不利影響。
這項研究也揭示了六個世紀以來整個熱帶和亞熱帶太平洋海洋溫度趨勢之間的相互作用,揭示了20 世紀晚期這些通常相互對立的區域之間的變暖是如何變得越來越趨向同步的,從而形成了重要的溫度梯度,而這正是過去幾個世紀降雨中心發生重大變化的核心原因。
根據目前的氣候模型模擬,研究人員預計21 世紀期間太平洋某些地區將出現更多的乾旱和暴雨事件。如果不採取應對措施,將對瀕臨滅絕的太平洋島嶼居民及其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研究人員根據一個巨型珊瑚群的數據發現,斐濟群島目前的海面溫度是600 多年來最高的。 2022 年是自1370 年以來最熱的一年,這一暖化趨勢可能會對太平洋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模式產生重大影響,包括加劇乾旱和降雨。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