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發展電動車難題:先賣車還是先投資充電樁?
2021年12月,居住在印度浦那的卡梅利塔·費爾南德斯(Carmelita Fernandes)第一次將她的普通燃油車換成了一輛電動塔塔Nexon,對未來的駕駛體驗滿懷期待。她說道,這是一款「獲得五星安全評級的汽車,當時在印度的銷售量激增」。
然而,在駕駛了兩年後,費爾南德斯開始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我再也不會買電動車了。”
在購車後的前五個月裡,費南德斯經歷了電池問題。在一次從浦那到孟買的180公里路程中,電池在半路就耗盡了。這輛售價140萬印度盧比(約11.8萬元)的電動SUV,電量耗盡的速度遠快於預期。費南德斯表示:“40%的電量本應該能輕鬆跑40公里,但實際上不到5公里電量就耗盡了。”
她還補充說:如果我連從孟買開車到浦那、連續駕駛四五個小時都做不到,那麼這輛車在其他地方根本沒法用,更別提像從孟買到果阿這種600公里的長途旅行了。 」
費南德斯的經歷並不是個案。分析師指出,在印度,「里程焦慮」仍然是阻礙消費者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印度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計劃到2030年,新註冊的私家車中有30%為電動汽車,但行業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的數據顯示,去年印度共售出約420萬輛乘用車,其中電動車的佔比不到2.5%。
「印度的電動車市場充電基礎設施尚未完全成熟,企業希望在進一步投資更多基礎設施之前,先看到更多的車輛上路。而潛在的電動車買家則希望道路上首先有更多的充電樁。
齊貝爾說:“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截至2023年8月,塔塔汽車佔據了印度電動車市場72%的份額,名爵汽車以10.8%的份額緊隨其後。根據Canalys的數據,馬恆達(Mahindra & Mahindra)、雪鐵龍、比亞迪、現代和起亞等品牌佔據了剩餘的市場份額。
增加充電能力
產業專家表示,為實現2030年普及電動車的目標,印度政府必須大幅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目前,印度擁有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公路網,總長達630萬公里。然而,截至今年2月,印度全國僅約有12,100個公共電動車充電樁,距離2030年所需的132萬個充電樁還相差甚遠。
貝恩諮詢公司駐孟買合夥人米希爾桑帕特(Mihir Sampat)指出,充電站公司對大規模擴展基礎設施仍持謹慎態度,擔心這些設施可能會閒置。他解釋:「運作充電站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於充電樁的使用率。理想情況下,充電樁的使用率應至少達到15%至20%,而這需要在電動車數量較為密集的地區才能實現。
根據貝恩諮詢去年12月發布的報告,印度每個商業充電樁大約要服務200輛電動車,而美國的數字為20輛,中國則不到10輛。
費爾南德斯回憶說,她每次從孟買到浦那的路上,都必須在哈拉普爾收費站提前很久預約充電樁,否則就無法及時充電。 「有時我需要等上兩個多小時才能幫車充電,」她說。 “為了找到充電樁,我不得不耗費更多電量,這反而加劇了電池消耗。”
麥肯錫的齊貝爾補充說,儘管印度政府在增加高速公路的充電樁數量方面取得了進展,但購物中心和辦公大樓附近的充電基礎設施也需要進一步改善。
其他問題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並非電動車面臨的唯一問題。高昂的價格和有限的車型選擇也是消費者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印度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馬魯蒂鈴木(Maurti Suzuki)計劃在明年發布其首款電動車車型。而塔塔汽車目前僅提供五款電動車,名爵汽車則僅有兩款車型在印度市場銷售。
齊貝爾表示:“消費者對換購電動車仍持觀望態度,等待更多新產品和更廣泛的車型推出。”
貝恩諮詢公司的桑帕特補充說:「印度汽車市場對價格十分敏感,企業必須開發出與燃油車相比具有競爭力的低成本電動車。」他還指出,電池成本的下降將是降低電動車成本的關鍵因素。
以塔塔最受歡迎的燃油SUV Punch為例,其起售價為612,900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5.2萬元),而電動版的起售價為110萬印度盧比(約9.3萬元人民幣9.3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