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結果顯示:太陽係可能因與一顆外星恆星的親密接觸而受到震動
我們的太陽係可能還殘留著與外星極度親密接觸後留下的傷痕。這樣的遭遇會撼動外圍的天體,甚至可能意味著根本沒有九號行星。太陽系的邊緣,在已知最外層行星海王星的軌道之外,是個混亂的地方。這裡到處都是跨海王星天體(TNOs),包括冥王星和塞德娜這樣的矮行星,以及成千上萬像阿羅科斯這樣的小型岩質和冰天體。
其中一些天體的行為很怪異,還說不通。有些天體的軌道偏心,或者說非常拉長。還有一些具有高度傾斜的軌道,也就是說,它們在大多數其他天體所依附的軌道盤上下擺動。有幾個甚至是逆向運行,與太陽系中幾乎所有其他物體的運行方向背道而馳。
為了解釋這些偏心現象,天文學家提出了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的質量相當於火星或更大,潛伏在黑暗中。從理論上講,它的引力影響可能會導致這些跡象,但迄今為止,廣泛的搜索並沒有發現第九行星的直接痕跡。
現在,荷蘭的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解釋–數十億年前與另一顆恆星的親密接觸。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小組進行了3000 多次模擬,模擬不同質量的恆星飛過不同寬度的行星盤時,在不同距離上發生的情況。果然,他們能夠重現現代太陽系中所看到的奇怪軌道。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阿米斯-戈文德(Amith Govind)說:”我們透過模擬發現,與今天的外太陽系最匹配的是一顆比太陽稍輕的恆星–大約0.8個太陽質量。這顆恆星飛過太陽的距離約為165 億公里(103 億英里)。
這聽起來似乎很遙遠,但在宇宙尺度上,它差之毫釐–它比旅行者號探測器還要近,後者的距離是地球-太陽距離(天文單位,或AU)的136 倍多。先前已知的最近距離是肖爾茨星,它掠過的距離超過50,000 AU。突然間,僅110 AU 的距離讓人感覺像是擦身而過。
當然,恆星不可能不留下痕跡就這樣駛過。它不僅會產生今天在TNOs 上看到的軌道怪異現象,研究小組還發現,許多其他的TNOs 會被完全彈出太陽系。與此同時,另一些則被拋向了內部,它們可能至今仍留在那裡。
“其中一些天體可能被巨行星俘獲,成為衛星,”該研究的合著者西蒙-波特吉斯-茲瓦特(Simon Portegies Zwart)說。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太陽系外行星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衛星。”
雖然這種情況是否真的發生在太陽系深處的歷史中仍未得到證實,但它確實有一個優點:它可以巧妙地解釋幾個謎團。恆星的側掃可以解釋近地天體的奇特軌道、九號行星的明顯缺失以及氣態巨行星衛星的起源。
隨著維拉-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的投入使用,答案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揭曉。這台望遠鏡旨在探測瞬變天體,預計將在外太陽系發現數以萬計的新的小天體。如果它發現其中許多天體也有偏心或反向軌道,就能為恆星飛掠提供更多證據。或者,它可能最終找到九號行星本身。
這項研究發表在兩篇研究論文中,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另一篇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在下面的影片中查看混沌模擬。
模擬恆星飛掠塑造外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