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三號任務計畫2028年前後實施發射從火星採樣返回地球
今日在安徽黃山舉行的第二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主論壇上,天問三號任務總設計師劉繼忠介紹,我國天問三號任務計劃在2028年前後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劉繼忠介紹,天問三號任務將進行國際載重合作、樣品與資料分享、未來規劃共同研究等三個方面的國際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間相比先前公佈的計畫來說又有提前,或許我國已經實現了突破性的技術進展。
根據去年第一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上吳艷華介紹,我國計畫2026年前後發射嫦娥七號,實現月球南極資源勘查;2028年前後發射嫦娥八號,和嫦娥七號一起構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國際月球科研站將依照三個階段分步實施:
計畫2028年前建構基本型,進行月球環境探測與資源利用試驗驗證;
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進行日地月空間環境探測及科學試驗,並建成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服務載人登月及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測;
之後推進應用型月球科學研究站建設,由科學研究型試驗站逐步升級至實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
行星探測方面:
天問二號、天問三號分別將在2025年前、2030年前後發射(先前規劃);
天問四號計畫2030年前後發射,預計2035年前後將木星及其衛星環繞探測,2046年前後抵達天王星。
此外,我國將論證金星、水星探測任務,以及冰巨星、主帶小行星、半人馬族小天體等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