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微信終有一戰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這兩天,一個爆炸性傳言:微信可能不支援iPhone 16,蘋果用戶升級後無法使用。這則新聞的強度在國內可謂核彈級的,國內有接近2.5億的iPhone用戶,微信用戶更是達到了13.27億。各自這麼大體量的用戶群體,如果只能“二選一”,對雙方來說都將是災難性的。
但是事情沒有這麼悲觀。目前蘋果客服稱“我們目前沒有得到官方的通知”,騰訊則明確表示是謠言。
由此可見,即便傳聞甚囂塵上,但從以往的情形看,事件大機率不會走到那麼極端的境地。在各自領域都近乎頭部級的企業,彼此的利益交集遠超一般人的想像,過於戲劇化、非理性的決策都不太可能出現。
其實,業界早都有「蘋果和微信終有一戰」的說法,但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這一戰,不是APP適配與否的衝突,而是雙方不同生態模式、創新典範的比拼。
蘋果稅風波
這次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問題的根源其實是蘋果稅。所謂蘋果稅,是指蘋果對App Store上所有應用程式的數位內容消費抽取15%~30%的佣金。
先前有報導稱,蘋果公司正在加大對騰訊、位元組跳動的施壓力度,要求兩家公司配合封堵微信、抖音中的支付漏洞,並稱如果不取消開發者和用戶繞過蘋果生態的能力,未來將拒絕提供微信更新。
這事實上在劍指微信小程式等應用,一些應用繞過了蘋果的支付系統。蘋果試圖將蘋果稅的觸角,嵌入微信生態的應用裡,畢竟微信用戶高達十數億,這塊蛋糕,蘋果不可能無動於衷。
但這對中小企業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小程式上線本身並不需要收費,但如果在各項開支之外,還要支付最高30%的蘋果稅,那麼很多公司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無法迴避的是,這當中還存在著一個商業邏輯和社會形象的反差。蘋果iOS本身有一種精英色彩,需要更高的開發和下載成本,甚至更高的宣發費用和形象認同,它的高額抽稅有其合理性。
但像微信生態裡的小程式等,事實上是帶有草根色的生態——不需要過高的技術門檻和開發、下載成本,即可以快速地接入相對開放的平台,觸及廣大用戶,這更容易滿足中小企業等草根需求。
而當前者還要在後者身上強行徵稅,這就容易引發巨大的爭議。這也是為什麼通路費用會被稱為“稅”,從用詞就能感受到蘋果的強勢地位。
而且蘋果稅本身就充滿爭議。中國目前的蘋果稅費率達到了30%,可謂全球最高,據說蘋果在中國一年「稅收」高達400億。
這個稅率,在美國是27%,在韓國是26%,而歐盟監管機構透過反壟斷的罰單硬剛,直接逼蘋果把稅率降到了17%。
由此可見,蘋果稅雖是蘋果的禁臠,但並非牢不可破,其中也有相當的隨意性。這主要取決於博弈的結果,蘋果能否和其他巨頭和當地監管機構達成合意。
而這次微信和蘋果的爭議,就是這種博弈的集中呈現。在「天下苦蘋果稅久矣」的氛圍裡,糾紛漸漸攤上了檯面。
封閉vs開放
當然,如果把蘋果一味地形容為「收取保護費」的惡人,這也不客觀。
客觀來說,蘋果稅之所以能夠存在,當然是因為蘋果已經建立了足夠優秀的應用生態。這個生態封閉、安全,體驗足夠流暢,這是蘋果最大的優勢之一,也是獨一無二的,它讓蘋果用戶對其格外忠誠。
搭建這樣生態和通路當然是需要成本的,隨著蘋果帝國逐漸成形,蘋果當然也到了收割市場的時候。如今在蘋果營收中,服務佔比約25%,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蘋果的生態構建,相當程度依託的是硬體;但隨著互聯網生態的發展,單純軟體層面的生態也已經開始逐漸成型,二者之間的關聯開始模糊,這就讓蘋果稅難逃“橫徵暴斂”的觀感。
例如微信小程式的生態,你很難說這到底是蘋果「修路築橋」的功勞,抑或是微信「社群運作」的結果,二者已經很難說清楚──畢竟,Android上也有微信,微信本身是跨通路的存在。蘋果不由分說地抽稅,無論如何它沒辦法擺脫外界對其「吃相」的質疑。
而在2017年,蘋果和微信也曾經起過爭端。當時蘋果認為微信的打賞功能也是“虛擬支付”,要求抽成30%,後來微信一度關閉了iOS版的打賞功能。自媒體的創作打賞,也要過一道蘋果稅,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從更根本上來說,這其實是封閉和開放,兩個不同的生態運作模式之間矛盾總爆發。這個問題其實在蘋果早年的創業過程中就已經拋出,蘋果選擇了一種看似背離網路精神的封閉模式,當時就備受質疑。
之後蘋果以無可置疑的品控,確保了封閉路線的可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今天來看,這個問題並沒有根本解決,只是被延後了。
但以微信為代表的更開放的、以軟體為依託的國民應用崛起,封閉還是開放的纏鬥也再次上演。蘋果稅依賴於一種封閉的邏輯,但應對更開放的軟體生態,已經開始捉襟見肘,無論是輿論抑還是監管層,蘋果都漸漸落在下風。
除了微信、抖音這些國內應用,國外Spotify和Epic Games都和蘋果產生了爭端;而歐盟、荷蘭、韓國都曾針對蘋果公司直接處罰,今年5月中國首例由消費者針對「蘋果稅」發起的反壟斷訴訟,雖然消費者敗訴,但法院認定了「蘋果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可見,封閉和開放的爭議,還會繼續下去。
回到商業,而非道德
妥協,而非鬧到你死我活的境地,這是短期內蘋果與騰訊都願意選擇的解決路徑,畢竟除了雙方體量巨大,二者在安全、遊戲、雲等多個領域亦存在廣泛合作,一個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爽文劇情,大機率不會在真實的商業世界出現。
一如2017年的打賞風波,最後以妥協收場。蘋果取消對打賞課稅,騰訊則宣布剛上線的小程序,暫不支援iOS端虛擬支付業務,雙方各退一步。
長期來看,對於蘋果和微信來說,或許終有一戰。因為在長期的合作與博弈過程中,雙方逐漸形成了有顯著區隔的產業生態與創新模式:整體上,微信生態較為開放、較草根,而蘋果較封閉、較菁英,兩種模式的背後佇立著不同的產品理念。
雙方的理念之別,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在科技與商業演進的歷史進程中,注定會產生交集、交融甚至衝撞,孰勝孰負,恐難料定。
但對中國用戶來說,有一個傾向應該予以避免,那就是發揮文學性想像,把商業競爭問題進行道德評判,動輒來一個「蘋果與微信二選一」的投票。甚至,有個別旁觀力量也沒閒著,私下進行推波助瀾,試圖扮演得利漁翁的角色。
事實上,如何在封閉模式下持續推動創新,如何在開放模式下打造令人驚豔的產品,這是個嚴肅的產品哲學問題,也是一個商業模式競爭問題,唯獨不是一個意識形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