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數億押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超4,680電池3倍全球最高
固態電池,現在有「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勢。不明真相的群眾還在爭是不是騙局、有沒有必要?但汽車工業早就摸清認準了上車路線,融資進度、技術突破屢次傳出。剛剛,一家國字重磅車企押注固態的消息曝光。
誰在押注?誰被看好?
被投資的固態電池玩家叫太藍新能源,落腳重慶,剛宣布完成了數億元B輪融資
下注的一方是重慶汽車產業帶頭大哥長安汽車,其他投資者還包括兵器裝備集團旗下的多支基金。
眾所周知,兵裝集團本來就是長安汽車的母公司,所以這則消息完全可以解讀成長安汽車對太藍新能源的押注。
被長安看好的這家太藍新能源,成立於2018年。核心創始團隊的技術骨幹,多是曾在豐田汽車、美國能源部實驗室長期從事電池研究的頂尖人才。
例如太藍創辦人、CTO高翔——具體履歷未揭露,不過公開資料顯示是透過早年人才引進計畫回到國內。
高翔是太藍新能源的靈魂人物和核心技術領導,但很少公開露面。太藍的商業化以及生產製造等等產業鏈相關的工作,由CEO李彥負責,畢業於吉林大學、北郵,長期在網路企業工作。
成立6年以來,公開的一級市場融資一共4輪,除了第一輪數千萬級,其餘都是數億元融資,具體金額未公開過。投資方包括碧桂園創投、國鼎資本、君聯資本、清研資本、全新世資本、招商局創投、中金資本等等。
其實在鋰電創業賽道上,太藍新能源成立時間不算晚,但一直相對低調,較少對外發聲或見諸報端。
金錢的層面,與廣為人知的明星企業例如蜂巢能源、衛藍新能源、清陶新能源等等相比,太藍無論是融資金額還次數都是相對少的。
所以對於太藍新能源來說,長安汽車是第一家表示認可並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他們的車企,對日後關鍵的產品上車量產意義重大。
同樣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太藍新能源也是在固態電池領域內首次出手投資,背後的戰略佈局意義明顯。
長安看好的,是什麼樣的技術
固態電池,簡單說就是用固態電解質取代目前鋰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沒了隔膜,整個電池的體積大大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幅上升。同時固態電解質穩定性更高,受外部衝擊不易爆燃失控。
應用在電動車上,意味著能輕鬆突破1000km續航力。所以相關概念剛提出時,就被認為是動力電池和電動車的下一個革命性的風口。
但真正落地,挑戰和難度很高。中科院院士孫世剛在今年的電動車百人會上總結的十分清楚到位:
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問題、鋰枝晶沿電解質晶界生長問題,不穩定固固界面問題。
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固態電池充放電慢、壽命短,
圍繞著這幾個痛點,業界有好幾種研發中的固態電解質路線,但不同指標很難兼顧,各有取捨:
發展到現在,產業化條件比較清晰明確:聚合物路線因為必須加熱才能提升電導率,所以幾乎被拋棄;硫化物路線性能最好,但性質活躍,容易和電極、空氣發生反應,是技術難度最高的路線。
太藍新能源選擇的是目前最具量產前景的氧化物路線,熱穩定性好,電壓窗口大、化學性質也穩定,但缺點是內部阻抗大,界面隔間導致性能不佳。
不過太藍宣稱自研了鋰氧聚複合材料,解決了氧化物阻抗高的問題。
從太藍多篇專利申請指向「改善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來看,應用的主要電解質極有可能是LLZO類,即鋰鑭鋯氧,這是一種新型電解質材料,高離子電導率、高電化學穩定性。且不易和正極材料及鋰金屬負極發生反應,意味著鋰枝晶析出問題也得到改善。
至於電解質的具體組成、如何摻雜,是電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太藍自然不會透露。
固固界面接觸性差,太藍的解決方法是界面柔化技術-把電解質薄膜(15-45微米厚)液相塗覆在極片表面上,後經等離子體蝕刻,改善界面物理接觸,緩解界面應力釋放,降低內阻。
自研高性能氧化物電解質,和對應的界面柔化技術,是太藍新能源的核心競爭力。屬於*對最有量產前景的固態電池路線的核心痛點,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案。
而被長安看好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生產製造流程。
根據太藍CEO李彥介紹,目前太藍具備量產條件的氧化物半固態電池,「含液量」大概在5%-10%左右,整個生產線80%以上的工序都來自液態鋰電池產線的成熟工藝,半固態產品已經能做到跟液態電池的成本相當,甚至還有降低的可能。
完全不含液態電解質的固態電池,預計2026年量產。
產能方面,太藍新能源在重慶建有生產基地,目前0.2GWh的產線幾乎滿產,在建產能12GWh,年內最快能新增2GWh產能。
長安汽車重註投資太藍,短期、表面上的報酬至少就有這些:
半固態電池迅速上車,產品體驗領先產業上游培養「嫡系」供應商,降低成本提升利潤關鍵零件多元化,供應鏈更健康穩定
固態電池,上車倒數
長安汽車,正在高速智慧化、新能源化。
但和一眾老牌車企的「補課」行為相比,長安有本質不同。
投資華為車BU獨立後的引望、引入自動駕駛超級大牛陶吉…是因為端到端劇烈變革、重構自動駕駛賽道,長安必須提前佈局押注。
同樣,長安投太藍,邏輯如出一轍。
固態電池對整個汽車產業,是劇烈的改變、洗牌。
不搞什麼宏大敘事,就用智慧型手機來解釋類比。
智慧型手機發展到現在,幾乎不能給用戶太大驚喜。每年的上新季橫向比較,每家產品大差不差,縱向比較每代產品,進步也乏善可陳,安卓陣營如此,蘋果更是如此。
核心原因其實是──現有鋰電池體系無法突破,導致手機的重量、尺寸被牢牢限制住,也限制住了充電方式、續航力等等。
手機廠商永遠只能在半塊磚頭大小的平台上狂堆鏡頭,產品型態的創新寸步難行。
智慧汽車又何嘗不是呢?
電池能量密度、成本就擺在那,限制了續航力、補能,降低用戶接受度。固態電池則完全改變新能源車的產品型態、使用場景
1000km+的續航力、不輸油車的安全性、超快充帶來的便利性…結合各顯神通的混動體系,能滿足的產品需求豐富到難以想像。
基於這樣的產品形態,充電補能基礎設施的建造思路和標準,也會被重塑…
傳統鋰電池上車推動的新能源革命,最早抓住機會投入研發,實現技術、工藝領先的寧德時代、比亞迪,成長為了巨頭,掌控對「電動車」的絕對定價權和解釋權。
同樣,固態電池推動的第二波新能源革命,誰越早起跑、投入越多,誰就越有可能定義未來新能源的標準,有機會「鯨吞」新科技革命的紅利,成長為超級巨頭。
長安出手投資太藍新能源,這才是深層原因。
而這場關於「起跑線」的競賽其實已經開始,長城旗下的蜂巢能源,比亞迪的弗迪動力,都在固態路線上暗暗投入。
打出明牌的,除了長安,還有上汽、北汽押注清陶新能源,蔚來、寧德時代押注衛藍新能源…
其實,2024年半固態已經實現量產上車,像是蔚來的150度電池包,智己的133度L6。
業界早就沒人爭論有沒有必要,而是開始了爭分奪秒的首發競賽、倒數計時。
One more thing
長安投太藍,還有一個最大的幕後贏家──重慶,本來就是我國西部汽車工業重鎮,產業鏈齊備程度不輸上海。
又有意識的早早就引進了理想、長城等等車企。
長安車本身的轉型也很成功,深藍阿維塔都在各自細分賽道搞得風生水起。
賽力斯“抱大腿”,也為重慶帶來了智慧車最強供應商華為。
後面,長安又進一步綁定華為…
以及現在又投出了自己的明星電池玩家。
中國汽車工業崛起,重慶成了階段性的領跑、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