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1000倍:人類正在幫助入侵物種以驚人的速度蔓延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由於人類的幫助,非本地物種的活動範圍比本地物種擴大得更快,因此有必要採取輔助遷移策略,幫助本地物種應對快速的氣候變遷。這項研究強調了本地物種和非本地物種在遷移速度上的顯著差異,人類的行為成倍地加速了非本地物種的傳播。
本地物種無法迅速遷徙,以躲避氣候變遷造成的破壞。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最近發現,非本地物種擴張領地的速度明顯快於本地物種,這主要是由於人類的無意幫助。即使是通常不會快速移動的非本地植物,其擴張範圍的速度也比本地植物快三倍。鑑於氣候變遷對棲息地的迅速影響,這種加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快速移動變得越來越重要。
為了生存,植物和動物需要每年以3.25 公里的速度移動自己的活動範圍,才能跟上氣溫升高和相關氣候變遷的步伐–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本地物種根本無法達到這一速度。在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科學家的領導下,來自美國新澤西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夏威夷州以及西班牙塞維利亞和薩拉戈薩的研究人員組成了研究小組,研究成果發表在《生態學、演化和系統學年度評論》上。
“我們知道,入侵植物物種的數量在全球呈指數級增長,”論文第一作者、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環境保護學教授貝瑟尼-布拉德利(Bethany Bradley)說。 “我們也知道,植物苗圃正在加劇由氣候驅動的入侵物種傳播,而應對入侵物種是為氣候變遷做好準備的最佳方法之一。我們想知道的是,本地和非本地物種目前的移動速度有多快,以及它們還能走多遠。
非本地物種(紅色)比本地物種(藍色)傳播得快得多。虛線表示物種需要多快的移動速度才能跟上氣候變遷。資料來源:Bethany Bradley
為了弄清楚物種移動的速度,布拉德利和她的同事們全面調查了大量先前發表的論文和公開的數據集,以了解代表不同類群和不同生態系統的本地和非本地物種移動的距離和速度。這項調查的一個重要子集是彙編數據,顯示人類是如何幫助加速非本地物種的傳播的,這些數據可能是偶然的,例如當一個特定的物種發現自己被裝在一個在各大洲之間旅行的貨櫃裡時,也可能是有意的,例如當園丁從苗圃買來入侵的觀賞植物並把它帶回自己的家。
布拉德利及其同事的結論是,陸地物種(包括植物)若想在氣候變遷中保持領先,每年的移動速度必須超過3.25 公里,而海洋物種則需要每年移動2.75 公里。不幸的是,本地物種每年平均移動的距離只有1.74 公里。
然而,非本地物種每年以約35 公里的速度自行傳播。如果考慮到人類在非本地物種傳播中所起的作用,那麼這個速度就會躍升到每年1883 公里的天文數字–比本地物種的傳播速度快1000 倍。
布拉德利說:”從根本上說,沒有人類的幫助,本地物種是不可能跟上氣候變遷的步伐的。”
在研究的第二部分,布拉德利和同事們希望了解在氣候變暖的世界中,本地和非本地物種可能會傳播多遠,因為並不是每個生態系統都是合適的棲息地。
雖然可供研究小組綜合分析的案例較少,但他們的研究表明,非本地物種很可能比本地物種找到更多自己喜歡的領地。 “然而,雖然這意味著非本地物種可能會隨著氣候變遷獲得更多領地,但這也意味著它們會失去更多領地,因為一些範圍邊緣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它們”。
那麼,這對未來意味著什麼呢?布拉德利說:”很明顯,人類非常善於遷移物種,而這正是非本地物種擁有的最大優勢之一我們需要認真考慮並開始實施輔助遷移”–刻意幫助本地物種遷移到更合適的地點–這樣我們的本地動植物才有機會”。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