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導致地球上最大的河流之一突然改變河道這種情況會再次發生嗎?
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2500 年前的一場大地震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上最大河流之一的河道。這場先前未被記錄的地震事件使恆河的主河道改道,進入了今天人口稠密的孟加拉國,而這一地區仍然是發生重大地震的高風險地區。
科學家已經記錄了許多河道變化,這些變化被稱為”崩蝕”,其中包括一些地震引起的河道變化。然而,”我認為我們從未在任何地方見過如此巨大的地震”,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哥倫比亞氣候學院下屬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爾-斯特克勒( Michael Steckler)說。他說,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它很容易淹沒任何人和任何東西。
主要作者、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助理教授利茲-張伯倫(Liz Chamberlain)說:”以前並沒有證實地震會導致三角洲的崩塌,尤其是像恒河這樣的大河。”
孟加拉的低地在很多地方都是水陸交錯,時有變換。圖片來源:Steve Goodbred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流經約1600 英里,最終與雅魯藏布江和梅格納河等其他主要河流匯合,形成一個水道迷宮,注入孟加拉灣橫跨孟加拉國和印度的寬闊河段。以排水量計算,它們共同構成了世界第二大河流系統(亞馬遜河位居第一)。
與其他流經主要三角洲的河流一樣,恆河在沒有地震的幫助下也會定期發生或大或小的河道變化。從上游沖來的沉積物在河道中沉澱、堆積,直到河床逐漸高於周圍的沖積平原。在某個時刻,河水會衝出河道,開始為自己開闢新的道路。但這通常不會一蹴而就,可能需要數年或數十年的連續洪水。斯特克勒說,另一方面,與地震相關的崩塌或多或少會在一瞬間發生。
地震破壞地形的典型標誌:深色沉積物中被推起的沙脈。圖片來源:Liz Chamberlain
在衛星影像中,新研究的作者發現了他們所說的可能是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以南約100 公里處的河流前主河道。這是一片寬約1.5 公里的低窪地帶,斷斷續續地分佈在與目前河道大致平行的約100 公里處。這裡滿是淤泥,經常洪水氾濫,主要用於水稻種植。
2018 年,張伯倫和其他研究人員在這一地區進行勘探時,發現了一個新挖掘的池塘,池塘裡還沒有註水。在一側,他們發現了明顯的淺色沙子垂直堤壩,穿過水平的泥層。這是地震造成的眾所周知的特徵:在這種多水地區,持續的震動會對埋藏在地下的沙層產生壓力,並透過上覆的泥土向上噴射。結果是:真正的沙火山可能在地表噴發。在這裡,它們被稱為地震帶,寬30 或40 厘米,穿過3 或4 米深的淤泥。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這些地震帶的走向是有規律的,這表明它們都是在同一時間產生的。對沙粒和淤泥顆粒的化學分析顯示,火山爆發和河道的廢棄與填充都發生在大約2500 年前。此外,在舊河道下游約85 公里處還有一個類似的遺址,也是在同一時間被泥土填平的。作者的結論是這是由地震引發的突發性大斷裂,估計震級為7 或8 級。
他們說,地震可能有兩種來源。其一是南面和東面的俯衝帶,那裡有一塊巨大的海洋地殼板塊正在向孟加拉、緬甸和印度東北部推進。或者,它可能來自北面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巨大斷層,由於印度次大陸正在與亞洲其他地區緩慢碰撞,喜馬拉雅山脈正在緩慢上升。 2016 年由斯特克勒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地帶目前正在形成應力,可能會產生與2500 年前類似的地震。上一次這種規模的地震發生在1762 年,產生的致命海嘯沿著河流而上,直達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另一次地震可能發生在西元1140 年左右。
2016 年的研究估計,現代再次發生這樣的地震可能會影響1.4 億人。恒河並不是唯一面臨此類危險的河流。其他位於構造活躍的三角洲的河流包括中國的黃河;緬甸的伊洛瓦底江;流經美國西海岸的克拉馬斯河、聖華金河和聖克拉拉河;以及橫跨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和以色列邊界的約旦河。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