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利用人工智慧管理俄羅斯地雷的清除工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全國各地部署了大量地雷,清除這些地雷需要700 年的時間。為了使這項任務更易於管理,烏克蘭科學家正在利用人工智慧來確定哪些地區需要優先排雷,不過他們預計有些地區可能只能成為國家永久的”傷疤”。
俄羅斯的布雷行動和烏克蘭清除爆炸物的努力始於2014 年入侵克里米亞之初,當時有數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如今,在俄羅斯大舉入侵兩年後,據信可能有多達14.4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埋設了地雷。這遠遠超出了許多世代所能清理的範圍,可能需要建立一個半永久性的禁區,如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紅區”。
奧萊娜-帕雷紐克(Olena Pareniuk)說:「戰爭會給人留下傷疤,戰爭也會給國家留下傷疤。」她是烏克蘭政府顧問,是開發人工智慧模型團隊的一員,該模型已在協助排雷工作。
該模型考慮了大量數據,包括稅收和財產所有權記錄、農業地圖、土壤肥力數據、軍方和緊急服務部門提供的炸彈和砲彈落點記錄、從衛星圖像中收集的資訊以及與當地平民和軍方的訪談。甚至還可以評估氣候變遷模型和行動電話業者提供的人口密度數據。然後,人工智慧會權衡平民安全和潛在經濟效益等因素,以確定某塊土地的重要性,以及確保其安全的迫切性。
烏克蘭經濟部副部長Ihor Bezkaravainyi 領導著這個團隊,他把在戰爭期間排雷的任務比作設計和建造一艘完全在水下的潛艇,只不過水是著火的。他說:”這是一個大問題。”
例如,Bezkaravainyi 說,由於農業是維持烏克蘭人口溫飽和國家財政的必要條件–烏克蘭是一個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優先考慮農業用地可能是合理的。但他說,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各種地雷和砲彈留下的污染需要不同的時間來清除,彈坑會抹去肥沃的上層土壤,並從下面散播沙子,從而在短期內破壞土地上種植作物的能力。人工智慧利用衛星影像探測彈坑,並將這些污染和肥力因素考慮在內,不僅能找到需要修復的農田,還能計算出修復工作的難度和時間,優先考慮能最快恢復農作物生長的土地。
烏克蘭農場硝酸銨化肥倉庫被砲彈擊中後留下的彈坑
《新科學家》雜誌記者看到了一張在烏克蘭某地拍攝的彈坑照片,這是一枚砲彈擊中了一個農場儲存的揮發性硝酸銨化肥造成的。 Bezkaravainyi 說,這個40 公尺寬、20 公尺深的彈坑現在是一個”未來的湖泊”,而不是一片田地。
一旦確定了關鍵區域,該地點就會交給排雷工程師,他們可以以每小時3 公頃的速度進行更密集的無人機勘測。裝有探地雷達和磁力計的四旋翼無人機已經發現了一些地雷,但還有一些地雷是塑膠的,定位起來比較麻煩,而且玉米或向日葵等高大植被也會影響準確性。
軍方對排雷工程師的要求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在恢復土地供未來使用的同時,這些工程師還必須創建無雷走廊,以便部隊向前推進,而在遠離前線的地方,工程師會故意留下雷區作為緩衝。帕雷紐克說,人工智慧的建議永遠只是一個近似值。
她說:「沒有時間坐下來嘗試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必須同時建造、規劃和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