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星系的旋轉曲線會無限遠地保持平坦挑戰現有宇宙學模型
突破性的新研究揭示,星系的旋轉曲線會無限遠地保持平坦,這證實了作為暗物質替代物的修正重力理論的預測。這項發現對現有的宇宙學模型提出了挑戰,並表明要么暗物質光環被大幅擴展,要么我們對重力理論的理解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評估。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在一項突破性發現中挑戰了人們對宇宙學的傳統認識,他們發現的新證據可能會重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托比亞斯-米斯特爾(Tobias Mistele)是凱斯西儲大學文理學院天文學系的一名博士後學者,他利用”引力透鏡”開創了一種革命性的技術,以深入探索神秘的暗物質領域。他發現,星系的旋轉曲線在數百萬光年內都保持平坦,看不到盡頭。
科學家以前認為,星系的旋轉曲線一定會隨著窺視太空的距離越遠而下降。
弱透鏡旋轉曲線建模。資料來源:凱斯西儲大學
傳統上,星系內恆星的行為一直令天文學家感到困惑。根據牛頓萬有引力理論,外圍的恆星因為重力減弱,運行速度應該較慢。但天文學家並沒有觀測到這現象,因此推論出暗物質的存在。但即使是暗物質光環也應該走到盡頭,因此旋轉曲線不應該無限期地保持平坦。
米爾斯特爾的分析打破了這個預期,提供了一個驚人的啟示:我們所說的暗物質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先前的估計,從銀河系中心延伸了至少一百萬光年。
托比亞斯-米斯特爾。資料來源:凱斯西儲大學
這種長程效應可能表明,我們所理解的暗物質可能根本不存在。
“這一發現對現有模型提出了挑戰,”他說,”這表明要么存在巨大延伸的暗物質暈,要么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評估我們對引力理論的理解。”
文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兼主任史黛西-麥高(Stacy McGaugh)說,米斯特爾的研究成果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上,它突破了傳統的界限。
“這項發現影響深遠,”麥高說。 “它不僅可以重新定義我們對暗物質的理解,還召喚我們探索其他引力理論,挑戰現代天文物理學的根本結構。”
米爾斯特爾在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技術–重力透鏡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現象。從本質上講,當一個大質量天體(如星系團,甚至一顆大質量恆星)使來自遙遠光源的光路徑彎曲時,就會產生重力透鏡現象。發生這種光彎曲的原因是物體的質量扭曲了周圍的時空結構。星系對光線的這種彎曲在比預期大得多的尺度上持續存在。
麥高(Stacy McGaugh)。資料來源:凱斯西儲大學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Mistele 在圖表上繪出了所謂的Tully-Fisher 關係圖,以突出星系的可見質量與其旋轉速度之間的經驗關係。
「我們知道這種關係的存在,」米斯特爾說。 「但並不明顯的是,走得越遠,這種關係就越牢固。這種行為會持續多久?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它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Mistele 說,他的發現強調了在科學界進一步探索和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對其他數據進行分析的可能性。
McGaugh 指出,國際粒子物理學界為探測和識別暗物質粒子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但迄今為止仍未取得成功:”要么暗物質光環比我們預期的要大得多,要么整個範式都是錯誤的。”
提前預測到此行為的理論是莫蒂-米爾格羅姆(Moti Milgrom)在1983年作為暗物質的替代理論提出的修正重力理論MOND。因此,對這一結果的顯而易見而又難免引起爭議的解釋是,暗物質是一個嵌合體;也許它的證據指向了某種新的引力理論,超越了愛因斯坦教給我們的理論。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