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小時硬控老外China Travel火了
都說世界是個巨大的中國城,因為中國人會隨機出現在世界各地。但最近一段時間走進國內的景區,很大概率上你會看到各色面孔的外國人,成群結隊地拍下打卡遊客照,又或是跟在大排長龍的隊伍後面,等待品嚐中國的街頭美食。
導致國內各景區「長」滿外國遊客的原因,是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根據驚蟄研究所了解,自去年11月我國對挪威公民實施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至今,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適用範圍已擴大至54個國家。
隨著大批外國人相繼開啟“中國遊”,並且在社交媒體上記錄自己的“中國遊”,包括“China Travel”“老外144小時極限遊中國”在內的話題迅速登上全球網絡熱搜。
在社群媒體上,外國人被“China Travel”狠狠種草,然後加入“中國遊大軍”,中國人把“看外國人遊中國”當成了新型電子榨菜。而國內的跨境旅遊產業迎來了入境遊的“爆單”,從簽證諮詢到接待,相關從事者紛紛做起“外國生意”,彷彿正在經歷一場盛大的“文藝復興”。
144小時中國遊,批量「製造」外國網紅
由於中國免簽「朋友圈」的不斷恢復和擴大,在中文社群媒體上,不少網友都發現身邊的外國遊客明顯增多。從一線城市到中西部地區的知名景點,甚至連許多中國人都沒有去過的小眾鄉村、私人餐廳都成為外國遊客的打卡聖地。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員出入境達1,307.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305.2%,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資料的92.46%。但與以往不同,如今的外國遊客在抵達中國、開啟旅遊行程的同時,也入境隨俗地佔領了中國的社群媒體。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不僅有大量外國遊客求助旅遊攻略的帖子,還有不少外國友人“說走就走”,全程記錄自己的“China Travel”。來自荷蘭的Jurian告訴驚蟄研究所,“中國對荷蘭的免簽政策非常方便,我女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有關中國免簽政策的資訊後,我們就立刻製定了16天的China Travel計劃” 。 (驚蟄研究所註:持荷蘭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及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
*Jurian在故宮留影
不只有Jurian因為簽證政策燃起了中國遊的熱情,生活在英國的韓國人Junny也對驚蟄研究所表示,自己本來就有來中國旅遊的想法,但是因為忙著工作和考試沒有時間準備旅遊簽證的材料和旅遊攻略,而在看到144小時免簽入境的政策後,Junny終於下定決心開啟「中國遊」之旅。
根據Junny介紹,144小時免簽入境的過程非常便捷,只需要在入境時填寫一張臨時入境卡並且出示離境機票,即可進入中國。在中國的6天行程裡,Junny遊玩了上海和杭州,品嚐了中國美食,他表示「144小時根本不夠,如果有機會的話,下次要辦好旅遊簽證再來中國」。 Junny也說到自己正在編輯有關「144小時免簽入境中國的經驗」的筆記,希望可以給其他外國遊客一些遊玩攻略。
事實上,除了佔領國內社交平台,「China Travel」話題在海外社交平台也備受關注。外國部落客在油管等影片網站上分享的中國旅行vlog只要帶上相關tag,分分鐘就能體驗一把熱度。中國遊影片拍一條火一條的輿論氛圍,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把目光對準了中國,「China Travel」已經成為不少海外部落客的”流量密碼”。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沉浸式的旅遊vlog和貼文往往會搭配「unexpected」(意想不到)和「never imagined」(從未想像過)等關鍵字。而在各種影片和圖文中,「外國網紅」們無不感嘆中國的現代科技發展和生活品質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例如許多從未來過中國的外國人,被灌輸了中國移動支付不方便外國遊客消費;龐大的人口規模與過度擁擠的城市讓旅遊體驗不佳;景點衛生堪憂服務差等負面印象。
但實際旅遊過程中「外國網紅」們發現,中國基於行動互聯網建立的各項服務異常方便,異常發達的公共交通也為China Travel的出行體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龐大的人口規模除了造就了商圈和景點裡的熱鬧景象之外,中國人的熱情也讓他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社會體驗。
此外,安全的旅遊環境也是外國人常提到的問題,抖音博主“Jason在中國”曾發布一條關於“中國晚上究竟有多安全”的視頻,獲得83.5萬的點讚量,評論區更是有網友打趣到:「唯一不安全的就是你的錢包和肚子」。
社媒內容的真實呈現衝破了資訊繭房,讓外國遊客感受到強烈反差,進而產生了China Travel的動機。因此,眼下出現的「外國人中國遊」熱潮,並非只是因為被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所吸引,還因為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在親身體驗之後,將真實感受透過社群媒體發布,完成了「進口轉外貿式」種草。
這也意味著,「外國人中國遊」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因而為國內的文旅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忙碌的“外國生意”
外國遊客逐漸重返中國,最直接的受益者無疑是國內的文旅行業。
攜程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的遊客,前往我國內地入境遊的訂單量年增341%。其中,馬來西亞入境遊訂單年增485%,是增幅最大的國家;德國入境遊訂單成長223%,法國成長273%。
無論是北京的長城、西安的陶俑,或是上海的豫園,都擠滿了遠道而來排隊打卡的外國遊客。根據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消息,今年一季度,北京全市接待入境遊客達46.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3.1倍。而上海機場邊檢站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今年已有超300萬人次外籍旅客經由浦東國際機場入出境,比去年同期增加240%。
來自北京的外語導遊Fafa告訴驚蟄研究所:「自從開放了144小時過境免簽,很多外國人選擇來中國轉機,有時候飛往北京、上海的航班上,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多。作為外語導遊,我也明顯感覺到外國人有點扎堆來中國旅遊的意思,我一天就要帶9個外籍遊客在北京進行’特種兵’旅行。
*Fafa帶外國遊客遊覽長城
外國遊客的中國遊體驗是豐富而奇特的。根據Fafa介紹,「我最近接待的外國朋友們,在第一次嘗試北京烤鴨的時候,不斷用西班牙語讚美這道美食。在長城上也展現了他們的運動天賦,完全不畏懼炎熱的天氣。故宮之行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他們不停地拍照,了解各種歷史小知識」。
Fafa強調,為了確保能清楚、準確地向外國遊客解釋景點資訊、歷史文化背景等,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同時還要根據遊客的外語程度調整講解難度,必要時候還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誤解或不適的言語。
在講解時,要適當結合遊客的文化背景,增進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興趣。除此之外還要提供必要的生活指導,如兌換貨幣、使用當地交通、推薦合適的餐飲選擇、囑咐隨身攜帶護照等。
Fafa向驚蟄研究所介紹到,提供多語言服務,包括導遊、旅遊材料和線上平台的多語言版本,也是提升外國遊客體驗的重要一環。而且和過去組團旅遊的方式不同,現在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傾向5-15人的小團體遊或客製化行程。
而在行程安排上,外國遊客對於個人化、深度體驗和文化旅遊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一些深度的文化活動,例如體驗端午節包粽子等傳統節日習俗、本地家庭訪問都是外國遊客特別感興趣的。 Jurian在向驚蟄研究所介紹自己的旅遊體驗時,也提到行程中有造訪本地家庭的環節。
*Fafa接待的外國遊客在北京街頭
不過,外國遊客最關注的還是支付的問題。 Fafa提到,「由於沒有身分證,不能實名認證,很多外國人難以享受到中國的行動支付服務。」在國外,信用卡消費、透過官網或現場購票是固有習慣,而國內因為行動支付過於便捷,國外的這些支付方式在許多場景下都不支持。
因此如何幫助外國遊客“無縫銜接”,體驗無現金支付、線上預訂等智慧服務成為當下的重要需求。 Jurian就向驚蟄研究所略帶遺憾地表示:“我的支付寶功能就不夠完善,只能用來搭乘地鐵。”
對此,部分一線城市的重點商戶逐步放寬了對境外銀行卡的受理範圍。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北京和江蘇等地的主要商家中,已有超過80%可以接受境外銀行卡的刷卡。而深圳、廣州等地更是達到了90%以上的覆蓋率。此外,支付寶還推出了“國際版”,使外國遊客可以在中國境內直接使用掃碼支付。
「文藝復興」準備好了嗎?
在「外國人中國遊」的持續熱度之下,入境遊作為文旅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會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尤其對於正處於持續復甦階段的國內文旅行業而言,如何充分利用這一市場來增強自身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外國遊客對於旅遊體驗的要求通常更高,他們不僅關注景區本身的硬實力,也很注重細節服務。而簡化簽證流程、延長簽證有效期限、實施電子簽證和落地簽政策,以及目前的144小時過境免簽都是吸引外國遊客的重要前置條件。
從宏觀來看,入境旅遊不僅是經濟活動,更是文化傳播和交流的平台,它能夠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為國際友好關係奠定基礎。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往往有著各自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消費偏好,這也對國內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國內不少文旅企業都在嘗試進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包括歷史、民俗、非遺等,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及加強對多語種導遊、國際旅遊管理人才的培養,提高產業整體服務水準等,以吸引更多元化的入境遊客。
文旅行業的創新也在無形間推動整個產業的創新和升級。尤其是有助於推動旅遊業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及鄉村地區延伸,帶動當地就業和特色產業的成長。根據飛豬發布的《2024春節假期出遊快報》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在入境遊遊客的主要目的地中,重慶、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哈爾濱、西安等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城市。
雖然目前國際大都市仍是入境旅遊的首選目的地,但部分非一線地區也開始透過一系列動作逐漸進入國際旅遊者的視野。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旅廳今年將優化入境遊產品和線路,赴東協、日韓、歐美等重點海外客源市場開展旅遊交流及推廣活動,加強與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文化旅遊交流,加強與越南協調溝通,共同開發旅遊線路。
此外不少航空公司也增加航班數量,同時推行了針對外國遊客的旅遊服務項目。例如春秋旅遊向海外遊客推出了“探尋上海近現代史——外灘+外灘源微遊線”“體驗上海的浪漫與咖啡文化——武康路微遊線”等短途線路,並提供英文導遊,外國遊客也可透過citywalk的形式了解上海。
提升入境遊客在華旅行的便利度,是入境遊實現快速成長的關鍵。對於外國遊客重點關注的數位科技應用,地方政府和企業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外卡內綁」服務、數位人民幣解決方案,以及「支付寶+」等跨境支付方案,多語言版本的旅遊APP和網站等,都為外國遊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外,智慧導覽、VR預覽等技術,也讓外國遊客在出發前就對目的地有直覺了解。
隨著國際航線逐步增加,以及各項免簽政策及便利化措施的陸續落地,不難看出,目前我國入境旅遊業正迎來一輪強勁復甦。而當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親身感受中國的獨特魅力,中國旅遊業也將開啟新的篇章。
特別是結合近幾年國內旅遊市場出現的休閒遊、反向旅遊等新趨勢,未來中國的旅遊市場極有可能會形成外國遊客承包知名景點、中國遊客湧進冷門目的地的獨特局面。
「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掀起的「外國人中國遊」背後,更是一次長期的文化產出。當「外國網紅」們幫助中國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和著名景點瘋狂種草時,國內旅遊業不但需要快速反應、持續創新與改進服務項目和質量,抓住入境遊的市場機遇,更需要把握機會,成為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國美麗的獨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