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發現克服拖延症的潛在關鍵
東京大學的研究表明,對未來樂觀的人不容易出現嚴重的拖延症。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研究生柏倉沙也的個人挑戰,它對296 名年輕人進行了調查,發現對未來壓力減少的預期與較低的拖延程度有關。該研究旨在利用這些發現來幫助人們,尤其是學生,透過科學的方法來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拖延傾向,培養更樂觀的心態。
相信未來不會比現在更緊張,可能會幫助拖延者完成更多的工作。
根據東京大學的最新研究,對未來保持樂觀看法的人不容易出現嚴重的拖延症。雖然拖延症患者經常批評自己的”壞習慣”,但他們對未來的擔憂似乎是更重要的因素。一項涉及近300 名年輕人的調查顯示,與過去或現在相比,那些預計未來壓力水平會降低的人,不太可能有嚴重的拖延症。
對個人幸福的看法似乎沒有影響。改善人們對未來的展望和準備,可以幫助他們克服拖延症,並實現壓力較小的生活方式。
有多少次,你列了一個”待辦事項”清單,雖然最重要的任務排在最前面,但你似乎一直在從最下面往上做,或者完全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雖然我們可能會責備自己拖拖拉拉,但有時我們越是想克服它,就越會感到壓力山大,周而復始。東京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柏倉紗就是這樣,因此她決定研究一下原因。
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視圖、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視圖的總體平均值,(A)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視圖的總體平均值;X 軸從左到右依次為:過去10 年、過去1年、過去1 個月、昨天、現在、明天、未來1 個月、未來1 年和未來10 年。 y 軸代表x 軸時間軸上的應力值。(B ) 依時間順序排列的福祉視圖的總體平均值。 y 軸代表幸福感程度。誤差條表示參與者之間的SE。
(A ) 嚴重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高的25%,深藍色)與低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低的25%,淺藍色)的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觀和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觀的比較。 x 軸由左至右依序為過去10 年、過去1 年、過去1 個月、昨天、現在、明天、未來1 個月、未來1 年和未來10 年。 y 軸為壓力得分。(B ) 嚴重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高的25%,深藍色)與低度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低的25%,淺藍色)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感比較。 y 軸為幸福感分數。(C ) 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高的25%,深藍色)和低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低的25%,淺藍色)的總平均壓力值比較。忽略時間軸上的差異,計算每個受試者壓力值的總體平均值,然後計算組內平均值。 (D) 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高的25%,深藍色)與低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低的25%,淺藍色)的整體平均幸福感比較。誤差條表示每組參與者之間的SE。 (*p < 0.05, **p < 0.01)。
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觀的聚集及其與拖延症的關係,(A)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觀的聚類標籤(標準化)。(B ) 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觀點的聚類(標準化)。深紫色線代表群組內的平均值,誤差棒代表群組內參與者之間的SE,淺灰色線代表單一參與者的數據。(C ) 嚴重拖延者(拖延得分最高的25%,深藍色)、低度拖延者(拖延得分最低的25%,淺藍色)和中度拖延者(拖延得分居中的25%,中間藍色)在不同組群中的比例比較。 (*p < 0.05, **p < 0.01, ***p < 0.001)。
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觀聚類及其與拖延症的關係,(A)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觀聚類標籤(標準化)。(B ) 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感聚集(標準化)。深紫色線代表組內平均值,誤差棒代表組內參與者之間的SE,淺灰色線代表個別參與者的數據。(C ) 嚴重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高的25%,深藍色)、低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最低的25%,淺藍色)和中等拖延症患者(拖延症得分居中的25% ,中間藍色)在不同組群中的比例比較。
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壓力視圖、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感視圖、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幸福感視圖示例x 軸從左到右依次為過去10 年、過去1 年、過去1 個月、昨天、現在、明天、未來1 個月、未來1 年及未來10 年。 y 軸顯示了在x 軸時間軸上詢問時的(A ) 壓力或(B ) 幸福感。(A ) 範例A 表示”平型”,即數值不隨時間軸的變化而變化。(B ) 範例B 代表”上升型”,表示數值隨著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的變化而增加。
研究細節和結果
“我從小就有拖延症。當我需要複習考試時,我會打掃房間;當我需要進行研究生研究時,我會優先考慮合氣道練習。這種拖延重要任務的習慣一直是個挑戰,”柏倉說。 “我想改變我的行為,因為我意識到我沒有正視我的行為對未來的影響。”
這啟發柏倉研究拖延症與拖延者對時間的看法,特別是對未來的看法之間的關係。當她開始研究拖延症時,她驚訝地發現,受拖延症困擾的人比她想像的要多得多。
過去的研究表明,拖延症的一個特徵是漠視未來,或難以將現在的行動與未來的結果連結起來。然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尚不清楚。柏倉和合著者、同樣來自東京大學的平木和夫教授提出,這可能是因為嚴重拖延症患者的前景更加悲觀。
研究人員對日本296 名20 多歲的參與者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對壓力和幸福感的看法,重要的是這些看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中包括詢問他們從過去10 年到現在的經歷,以及對未來10 年的預期。根據調查結果,參與者被分成四組(例如,他們認為自己的情況會改善還是會保持不變),然後每組又被分為嚴重拖延者、中度拖延者和低度拖延者。
影響和未來方向
柏倉解釋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樂觀的人–那些認為壓力不會隨著我們走向未來而增加的人–不太可能有嚴重的拖延習慣。這一發現幫助我對未來採取了更輕鬆的視角,使我對未來有了更直接的看法,減少了拖延症。
在討論的20 年時間裡,影響人們拖延習慣的不僅是他們所經歷的壓力程度,還有他們對壓力的看法是如何變化的。令人驚訝的是,人們並沒有發現拖延症與負面的幸福觀(如對自己的態度,或尚未找到生命的目的和目標)之間的關係。
利用這些結果,研究小組希望發展出一些方法,幫助人們培養更樂觀的心態去克服拖延症。 “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對教育部門特別有用。”柏倉說:”我們相信,如果學生能夠科學地理解自己的拖延傾向,並積極努力加以改進,而不是自責,那麼他們將取得更好的成績,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思想可以透過觀看幾分鐘的影片而改變,也可以透過多年的累積而形成。我們下一步要研究的是,這次哪種方法是合適的,以及如何培養『正確』的心態,從而過上更幸福美滿的生活。
DOI: 10.1038/s41598-024-61277-y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