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大工程第一步米哈遊投資的核融合公司點亮等離子體
2022 年夏天,數億元風險資金投向兩家中國的核融合創業公司,我們在科技專欄發文介紹了可控核融合的技術進展、投融資情況。兩年後,一座核融合實驗裝置在上海臨港建成,完成初步技術驗證。它看起來並不宏偉,主體部分只有3 公尺高,周圍插滿各種管道,用來輸送實驗用的氣體、冷卻劑和電等「原料」。
在啟動它之前,要花幾週時間把空氣從裝置中抽走,在內部創造出真空環境。然後周圍的設施再花幾週向真空室外的區域注入液態氮和液態氦,把它們的溫度降低到零下240 度左右,再給位於其中的超導體注入電流,形成強力的螺旋磁場。維持這樣的環境,每個月要花30 萬元電費。
能量奇點建造的核融合實驗裝置洪荒70。
它的主要功能是實驗,看造出來的設施能否成功點亮等離子體——氣體、液體和固體之外的第四種物質形態——這是實現核融合的最基礎條件。
工程師點擊「開始實驗」 按鈕後一瞬間,大量電子會沿著螺旋磁場轟擊提前註入真空室中的氫氣,把它們變成高速旋轉的等離子體。同時,周圍的裝置向等離子體發射與其旋轉頻率相同的電磁波,把它加熱到500 萬度。
整個測試過程只持續了幾十毫秒——還沒有人眨眼一次的時間長。但為了實現這一瞬間的測試,米哈遊、蔚來資本、紅杉中國等投資的能量奇點花了2 年時間、投入近2 億元人民幣建造了這個命名為洪荒70 的實驗裝置。
能量奇點CEO 楊鑷說,這次測試驗證了公司的技術路線可行,他們將投入數十億元研發下一代裝置——洪荒170,在2027 年建成,實現大於10 倍的能量增益——即每輸入10 度電的能量,發電100 度。目前還沒有一個可控核融合裝置達到這個目標。
能量奇點的新動向,是許多可控核融合多新創公司的進展之一。中國另一家核融合創業公司星環聚能,也在去年7 月建成第一代實驗裝置,並成功運行,正在研發下一代裝置。
美國的核融合創業公司更為激進,Helion 計劃在2028 年建成可以發電的核融合裝置,已經與微軟簽訂供電協議;TAE Technologies 宣布要在2030 年把核聚變商業化…… 至少有4 家公司定下目標,要在2030 年用核融合發電。
可控核融合原理早已清楚,困難點是工程
早在造出核分裂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啟動前,科學家就已經掌握了核融合的原理:兩個輕原子核(例如氘氚)結合在一起,會釋放巨大能量。
第一次人造核融合在1952 年完成,第一顆氫彈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島上空爆炸,威力相當於投向廣島的原子彈的500 倍。
輕原子核都攜帶正電,自然互斥。想讓兩個原子核碰撞、結合,需要合適的條件。首先得把它們變成離子(液體、固體、氣體之外的物質形態),並加熱到至少1 億攝氏度,這樣才能克服斥力、讓原子核結合在一起產生核聚變——太陽表面透過核融合產生能量的區域,溫度不過1500 萬攝氏度。
所有的氫彈都是直接引爆原子彈來實現核融合。但要用核融合來發電,顯然得用更溫和的方式加熱等離子體。
現在已經有一些裝置成功將等離子體加熱到攝氏1.5 億度以上,但能堅持的時間不長,大多以秒數計算。因為等離子體極度不穩定,就像不停翻騰的高溫帶電氣體。反應器需要將等離子體持續且穩定地壓縮在一個有限的空間(Plasma Confinement),才可能讓原子核頻繁碰撞、持續釋放能量。
一位研究了20 年核融合的專家說,等離子體“研究起來就是個無底洞”,會發生許多複雜的物理現象,目前還沒有模型可以精確預測等離子體如何運動,只能想辦法通過外力壓縮它。
持續研究最久、看著最有希望的是列夫·阿爾茨莫維奇等人在1950 年代末發明的託卡馬克(Tokamak)裝置,以及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發的慣性約束核融合(ICF)裝置,它們各自代表核融合中磁性約束和慣性約束路線。
歐洲託卡馬克裝置JET 的內部構造。託卡馬克(Tokamak)是“帶有電磁線圈的環形真空室”,名字來自環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 線圈(kotushka)這四個俄語單詞的縮寫。來源:JET
在託卡馬克裝置中,原子被送進甜甜圈一樣的真空環形通道,微波加熱為等離子體。通道的每個方向都被不同形狀的磁性線圈包裹。這些線圈通電後形成磁場,將攝氏1 億度的等離子體壓縮至一定密度、變成高速螺旋。
美國科學家提出的慣性約束核融合(ICF)裝置則是模擬原子彈引發氫彈爆炸的過程:用雷射或粒子束等衝擊密封在特定空間中的燃料,創造高溫和高壓環境,從而實現核融合。
慣性約束核融合裝置部分內部構造。圖片來自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
目前人造核融合持續最久的一次,來自歐洲多個國家聯合投資的託卡馬克裝置JET,去年底實現了5.2 秒的核聚變,產生了69.26 兆焦熱量——19.24 度電。而且它消耗的能量,比它產生的能量多──還不具備商業可行性。完成這次試驗後不久,JET 便被拆除,這座1983 年建成的實驗裝置已經不是繼續研究的理想載體。
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建造的慣性約束核融合裝置,在2022 年、2023 年兩次核融合實驗中,用更少的能量生產出了更多能量,但他們並沒有把啟動雷射器消耗的能量算進去。而這個裝置產生的能量只有3.15 兆焦。
如果高溫能維持,等離子體依照設想保持高密度,核融合就能可控地持續發生,一個與現有核電廠功率相當、且幾乎沒有任何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超級核電廠就誕生了。
政府機構沿著這個方向積極推動核融合研究,但效率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超大型託卡馬克裝置ITER(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器)。整個裝置高約30 米,有十層樓那麼高。
這個由蘇聯和美國政府在1985 年發起的計畫承載著對冷戰兩方合作的希望,也是核融合研究至今最有野心的投資。理論上託卡馬克裝置夠大,就更容易用磁力控制離子體,從而實現效率更高的核融合。 ITER 的目標是把等離子體加熱到最高3 億攝氏度,維持500 秒的核融合實驗,每小時用5 萬度電的能量,釋放出50 萬度電的能量。屆時,可控核融合距離變成現實近在咫尺。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財力有限、美國政府也正在縮減核融合研發開支。直到2006 年中國、歐盟、日本、印度和韓國加入後,ITER 的建設方案才正式敲定。
多國合作可以分擔成本,但效率也會顯著降低。 ITER 預計要到明年才能建成,然後再調試十年,到2035 年正式運行。
ITER 計畫波折幾十年,讓許多對核融合抱有希望的人感到疲憊,「距離可控核融合永遠還有30 年」 的調侃在此期間誕生。
像SpaceX 一樣,先把政府當年做過的事再做一遍
轉機在2021 年。商業公司的核融合研究有了新進展,私營資本湧入。
當年6 月,成立8 年的核融合創業公司Helion 宣布把等離子體加熱到攝氏1 億度,實現了原本只有政府專案才能做到的壯舉。 5 個月後,OpenAI 的CEO 山姆·阿爾特曼、PayPal 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等矽谷名流和風投機構向Helion 注資5 億美元,創下核融合領域融資紀錄,與美國政府給核融合研究的撥款相當。如果Helion 能繼續突破,他們允諾至少再投17 億美元。
同年11 月底,從麻省理工學院獨立出來3 年的核融合創業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宣布拿到超過18 億美元融資,超過之前所有核融合創業公司融資之和,出錢的是比爾·蓋茲、喬治·索羅斯、Google、DFJ、Emerson Collective 等30 個富人、公司或機構。
投資人認為CFS 的突破前所未有。他們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做出了世界上最強的高溫超導磁體,可以產生強度超過20 特斯拉(T)的磁場,強度是ITER 磁場的1.5~2 倍。
磁場更強,限制等離子體的能力就強,核融合效果也會提升。他們的研究,讓核融合發展另一條路徑徹底顯現出來:建造小型的託卡馬克裝置,也能更有效率地產生能量,不再需要像ITER 那樣,耗費大量材料和時間。這也是能量奇點所選定的技術方向。
新的技術進展和兩輪大額融資,點燃了核融合創業熱情。根據核融合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23 年6 月,全球40 多家核融合創業公司從投資人手中籌集了近60 億美元。
借助政府機構過去數十年的研究與新的技術進步和材料,新創公司建造小型的核融合裝置,只需要數億美元就可以驗證技術方向,裝置的建設週期也可以縮短到3~5 年。
「用託卡馬克裝置實現核融合已經非常充分,我們不需要做太多的科學驗證或研究,只需要聚焦解決工程問題。」能量奇點COO 葉雨明說。在這個過程中,成本成了關鍵。他告訴我們,開始設計第一代裝置時,科技累積不多的能量奇點考慮過把部分設計外包給一個參與ITER 專案的科學研究機構,但因為對方要價太高轉向自己設計。 「不管是銅導體還是高溫超導,物理原理是一樣的。」 設計方案確定之後,他們靠著多個核電領域發展多年的供應商造出了第一代裝置:
上海電氣核電集團為能量奇點生產了洪荒70 託卡馬克主機系統的關鍵設備:真空室、杜瓦和冷屏。
上海超導為洪荒70 提供了全部的高性能超導磁鐵材料。
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幫助能量奇點組裝了洪荒70。
2024 年1 月,能量奇點組裝洪荒70 場景。
在能量奇點的規劃中,建造洪荒70 只是完成技術方向驗證,「用相對短的時間、小的成本去驗證技術路線的可行性,規避風險,再研發建造一台投入更大、性能更高的裝置。
大多數商業公司都是這麼做的。不同的核融合新創公司選擇了20 多種不同的方案建造核融合裝置,都依賴過去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一步步迭代。
例如Helion 成立十多年已經把裝置迭代到了第七代,2028 年為微軟供電的核融合是他們的第八代設施,目前還在設計中。
「(與微軟的合作)是一項有約束力的協議,如果我們造不出來,就會受到經濟處罰。」Helion 的CEO 大衛·柯特利(David Kirtley )說。同一年,Helion 還與Nucor 達成協議,計劃在2030 年建造一座核融合反應器來幫它煉鋼。
以低成本方案建造先前政府巨額投資建設過的裝置,然後再一次次升級迭代,是SpaceX 在火箭、太空船上驗證的發展路徑。差別在於,SpaceX 2002 年成立的時候,政府工程製造的火箭早已將人類送入太空、登陸月球,建立了國際太空站。 SpaceX 的大部分進展是以更低成本解決NASA 解決過的問題,以刺激商業應用。而核融合是大國政府努力半個多世紀也沒能突破的難題,商業公司即便追上政府科研的進度,前方依然有難題。
被AI 驅動,也為了驅動AI
核融合商業公司的部分信心來自AI 技術進步。
目前的實驗已經可以將等離子體加熱到1 億度,達到可控核融合。關鍵在於把核融合持續下去,讓它產生的能量遠大於核融合過程所消耗的能量。
每次核融合實驗,科學家需要事先憑原則和感覺準備控制磁體的參數,每秒調整上千次電壓,讓磁場變化,盡可能避免高溫的等離子體碰到真空室內壁,否則只有兩種結果:等離子體溫度下降,或裝置毀掉。不管怎樣,核融合都不會持續。
AI 可以從歷史資料(包括模擬的資料)中學習如何更好地控制等離子體。它學習過程跟DeepMind 的AlphaGo 學下圍棋類似,先設定好目標-精確控制等離子體,達成後有獎勵,否則會有懲罰。在一次次實驗中,AI 或許會找到長時間控制等離子體,讓核融合持續下去的辦法。
2022 年2 月,Google DeepMind 的一篇研究論文經過同行評審發佈在《自然》雜誌上,在瑞士等離子中心的託卡馬克裝置中,經過強化學習訓練的AI 一次可以控制19 個磁性線圈,每秒釋放上萬次電壓,控制等離子的水平遠超經驗老到的科學家。
Google DeepMind 研發的AI 演算法控制等離子體的情況。
之後,用AI 監測、控制等離子體的研究密集出現。普林斯頓大學今年3 月發布論文,介紹了一種可以提前300 毫秒預測等離子體是否會破裂的AI 演算法,輔助科學家即時調整參數,從而延長核融合反應。
DeepMind 也在持續最佳化演算法。他們去年7 月發布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新方法,把訓練控制等離子體AI 演算法的時間縮短到1/3,控制精度提高了65%。
一位中國核融合公司創辦人說,DeepMind 第一篇論文發布後,他們就著手復現它的人工智慧模型,用到自己的專案裡。它正在成為核融合創業公司的標配。
隨著大模型變得火熱,AI 和核融合,這兩個一同誕生於1950 年代的技術,也有了更深層的連結。
與傳統的演算法相比,運轉大模型需要消耗更多能源。國際能源總署(IEA)在今年初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使用一次Google 搜尋消耗的電力大概是0.3 瓦時(Wh),而使用一次ChatGPT 會達到2.9 Wh。他們預計,如果不降低演算法功耗,到2026 年,運行大模型的資料中心消耗的電量可能會翻倍增長,一年用電超過1000 太瓦時(TWh)——大致相當於整個日本的水平。
在整個世界向電動轉型,又希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時候,大模型推廣讓電力消耗增多,給全球電力系統帶來了更大壓力。亞馬遜愛爾蘭資料中心因為GPU 耗電過多,已經在限制用戶使用。
一些公司將目光放在了核能上。例如微軟已經著手招募核能專家,希望用小型的核反應器為資料中心供電。今年3 月,AWS 購買了一個建在核電廠旁的資料中心。
「未來的AI 需要能源突破,AI 消耗的電力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阿爾特曼今年初說,他認為核融合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它激勵我們加大對核融合的投資。
「當社會需要核融合技術的時候,核融合就能實現。」1950 年代,蘇聯的核子物理科學家列夫·阿爾茨莫維奇(Lev Artsimovich)研究出託卡馬克裝置後這麼說道。現在顯然比以往更需要可控核融合這樣奇蹟般的技術。
題圖:能量奇點建造的核融合實驗裝置在運作18.7 毫秒時點亮等離子體;來源:能量奇點。
1957 年,人造物體第一次進入宇宙,繞著地球飛了三個星期。人類抬頭就能在夜幕裡看到一顆小小的閃光劃過天空,與神話裡的星宿並行。
這樣的壯舉跨越種族與意識形態,在全球各地激起了喜悅之情。但並不是我們可能猜想的那種為人類壯舉所感動的勝利喜悅。根據政治哲學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當年的觀察,人們的情緒更接近於一種等待多時的寬慰——科學終於追上了預期,「人類終於在擺脫地球這個囚籠的道路上踏出了第一步」。
人們總是根據科技探索,快速調整自己對世界的預期。當科幻作家的一樁暢想變成現實,往往是技術終於追上了人們的預期,或者用阿倫特的話說,“科技實現並肯定了人們的夢想既不瘋狂也不虛無。”
今天這樣的時候,多一點夢想是更好的。
這也是《晚點LatePost》啟動TECH TUESDAY 這個欄目的預期。我們希望在《晚點》日常關注的商業世界外,定期介紹新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進展。
這些可能關於一項前沿研究的進展、可能是對一個技術應用的觀察,也可能是對一些傑出技術、甚至一個時代的致敬。
這個專欄將從科學與技術的角度出發,記錄這個世界的多元變化。在這個旅途中,希望讀者能和我們一起,對這個世界增加一分理解。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