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助長妄想症的腦區
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調整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的信念的能力,是高階認知的決定性特徵。然而,如果這種能力受到破壞,就會對認知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妄想症或認為他人意圖傷害我們等心理狀態。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揭示了大腦的一個特定區域是如何因果地引發這些偏執情緒的。
他們的新方法涉及將從猴子那裡收集到的數據與人類數據進行比對,這也提供了一個新的跨物種框架,科學家可以透過對其他物種的研究更好地了解人類的認知。他們的研究結果和使用的方法最近發表在《細胞報告》雜誌上。
雖然過去的研究表明某些大腦區域與妄想症有關,但人們對妄想症神經基礎的了解仍然有限。在這項新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多個實驗室先前對人類和猴子進行研究的現有數據。
在先前的所有研究中,人類和猴子都執行了相同的任務,該任務可以捕捉到參與者認為其所處環境的不穩定性。在每項研究中,參與者都會在螢幕上看到三個選項,它們與獲得獎勵的不同機率相關聯。
如果受試者選擇了獲得獎勵機率最高的選項,他們在各次試驗中點擊的次數就會減少,從而獲得獎勵。而機率最低的選項則需要更多的點擊才能獲得獎勵。而第三個選項則處於中間位置。參與者沒有關於獎勵機率的信息,只能透過反覆試驗找出最佳選項。
經過一定次數的試驗後,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最高和最低獎勵機率選項會翻轉。
耶魯大學文理學院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副教授、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史蒂夫-張(Steve Chang)說:”因此,參與者必須找出什麼是最佳目標,而當感知到環境發生變化時,參與者必須找到新的最佳目標。
參與者在翻轉前後的點擊行為可以揭示他們認為環境的不穩定性,以及他們的行為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的適應性。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菲利普-科萊特(Philip Corlett)說:”我們不僅使用了猴子和人類執行相同任務的數據,還對這兩個數據集進行了相同的計算分析。資料與人類的資料有什麼關聯。
在先前的研究中,一些猴子的兩個腦部區域中的一個發生了微小但特殊的病變:眶額皮層(與獎賞相關的決策相關)或丘腦內側(將環境訊息發送到大腦的決策控制中樞)。在人類參與者中,有些人曾報告過高度妄想症,有些人則沒有。
研究人員發現,兩個腦區的病變都會對猴子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但影響的方式不同。
眶額皮質受損的猴子即使沒有得到獎勵,也會更常堅持相同的選擇。而丘腦內側受損的猴子則表現出不穩定的切換行為,即使在獲得獎勵後也是如此。他們似乎認為自己所處的環境特別不穩定,這與研究人員在患有高度妄想症的人類參與者身上觀察到的情況類似。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提供了新的訊息,讓人們了解人腦中發生了什麼,以及丘腦內側在人們出現妄想症時可能扮演的角色。它們也為如何在更簡單的動物身上研究複雜的人類行為提供了一條途徑。
科萊特說:「這讓我們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將我們在更簡單的物種–例如大鼠、小鼠,甚至無脊椎動物–身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對人類認知的理解。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