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比亞迪等多家知名中國車企中招
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擬自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根據歐盟委員會揭露,7月4日起將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分別加徵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他製造商將徵收21%的關稅;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歐盟乘用車正常關稅稅率為10%,代表上汽集團等企業面臨的關稅稅率增加至48.1%,其他企業的關稅稅率則在27.4%至31%之間。
記者也第一時間採訪了上述三家被抽樣的車企,其中比亞迪稱“不予回應”,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截至發稿尚未有明確的回复。
目前,多位歐洲汽車產業從業人員已對歐盟加徵關稅的行為提出強烈反對,認為歐洲汽車產業依賴與中國的對話而非對抗。
相關多方表態:反對!
在歐盟委員會發布關於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後,多方已經明確了對此事的態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方面表示,歐盟委員會在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信息披露中,罔顧事實,堅持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存在高額“補貼”,對歐盟電動汽車產業帶來損害,並擬對中國出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性反補貼稅。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深感遺憾,並表示堅決不能接受。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就歐盟反補貼調查初步結果也已發表聲明。 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歐盟宣布從7月初起對中國的電動車臨時徵收高達38.1%的附加關稅,這進一步背離了全球合作。這項措施增加了全球貿易衝突的風險。
希爾德加德·米勒也警告稱,額外關稅等所謂反補貼措施並不能解決歐洲和德國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相反會迅速產生負面影響。 「貿易衝突也會危及歐盟推廣電動車和向數位轉型的目標,目前與中國的業務為德國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我們的企業目前正以創紀錄的金額進行轉型融資,資金也來自中國這個核心銷售市場。
數據顯示,歐盟汽車產業直接或間接創造了近1,400萬個就業崗位,佔歐盟勞動力的6.1%。對出口商的潛在影響可謂巨大。 2022年,歐盟向中國出口了價值2,400億美元的商品,中國成為歐洲第三大海外市場。
根據界面新聞6月12日晚間報道,挪威財政大臣韋杜姆表示,作為插電式汽車的先驅,挪威不會加入歐盟對中國電動車提高關稅的行列。韋杜姆接受媒體採訪就歐盟加徵關稅一事置評時稱,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於本屆政府既無關係,也不可取」。
蔚來方面6月12日晚表示,蔚來強烈反對用增收關稅這樣的方式阻止全球電動車的正常貿易,這對於全球的環保、減排和永續發展而言是阻礙而非促進。蔚來不會因保護主義而動搖公司在全球市場長遠發展的決心。在歐洲,蔚來將繼續服務好蔚來用戶,並積極開拓更多的國家市場。對於歐盟的政策,蔚來將持續關注、評估,並根據進展調整商業計畫。在調查的最終結論宣布之前,蔚來對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仍然抱持著希望。
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周遊攝
BMW、賓士、福斯發聲
綜合中國新聞網、南方都市報6月12日報道,對於歐盟此番加徵關稅,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對寶馬集團來說,類似增加進口關稅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無法幫助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寶馬集團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徵關稅將會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以關稅回應關稅,以孤立取代合作。
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寧俊斌攝(資料圖)
同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表示:「我們關注歐盟發布的相關臨時措施。梅賽德斯-奔馳始終支持基於世貿組織規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為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新。
實際上,在今年2月公佈2023賓士集團年度業績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康林鬆就曾警告稱,歐盟針對中國加強保護主義的任何舉動,都將對像歐洲這樣的經濟區域造成破壞性影響。
另外,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反對歐盟委員會徵收此類「反補貼稅」的決定。
德國大眾認為,這項決定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尤其是對德國汽車產業的任何潛在利益,提高進口關稅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導致貿易衝突升級。
大眾汽車表示,歐盟委員會做出上述決定的時機,讓當前德國和歐洲對電動車疲軟的需求雪上加霜。對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產業來說,這項決定弊大於利。歐洲所需要的是促進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氣候中和轉型的監管環境。
大眾汽車集團認為,自由、公平的貿易以及開放的市場是全球繁榮發展、保障就業、實現永續成長的基礎。作為一家全球企業,大眾汽車集團支持並倡導開放、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政策。 「大眾汽車集團積極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其中也包括中國市場的競爭。競爭將成為促進發展的機遇,並將使我們的客戶受益。大眾汽車集團對自己的產品和創新能力充滿信心。
大眾汽車呼籲歐盟委員會利用下半年時間與中國方面進行貿易談判,以便找到另一個既能公平對待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競爭狀況,又不會不必要地限制自由貿易的法規。
相關貿易損失或近40億美元
歐盟中國商會研究顯示,對多數中國車企而言,歐盟加徵10%以上關稅即為高位區間,將對歐出口帶來直接負面影響。目前17.4%到38.1%的臨時關稅區間意味著嚴峻的市場准入障礙。
對此,歐盟中國商會認為,該措施不僅將嚴重損害中歐汽車企業及汽車供應鏈企業正當權益,扭曲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歐洲市場公平競爭環境,還將衝擊中歐汽車及相關領域的正常經貿往來,其「外溢效應」更將對中歐經貿關係和雙邊關係帶來挑戰。
有分析認為,此次歐盟加徵的高關稅,將影響中國電動車出口。日前,一項由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若歐盟對中國產電動車徵收20%的進口關稅,則歐盟進口的中國產電動車數量將減少四分之一,約12.5萬輛,相關貿易損失將高達近40億美元。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池電動車加徵關稅會使中國車企進入的步伐有所放緩,同時中國新能源車在歐洲市場也將面臨暫時的調整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一旦歐盟對中國產電動車加徵關稅,歐洲地區電動車價格將受到顯著影響,導致本土消費者購車成本大幅上漲,更高的價格可能會阻礙歐盟向電動車的轉型。
另外,多位受訪人士認為,在加徵關稅後,中國電動車能否維持歐洲市場上的競爭力,決定對動力電池的影響。
根據界面新聞,睿諮得能源副總裁付多向記者分析稱,關稅政策的實施將導致中國出口電動車在歐洲的售價提高,進而可能影響銷售量。他認為,如果車企選擇以降價的措施來獲得市場競爭力,可能會壓縮動力電池的採購價格,使得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短期內面臨獲利壓力。
美國白宮今年5月發布聲明稱,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稅率將從25%提升至100%,此措施將於8月1日正式生效。
就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的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2日回應稱,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方以此為由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關稅,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
「我們敦促歐方恪守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同中方一道維護好中歐經貿合作大局。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林劍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