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性敲詐”比想像的更普遍每七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受到過威脅
一項新的國際研究顯示,基於圖像的虐待行為(即所謂的”sextortion”)在成年男女中的普遍程度比人們最初想像的要高,且犯罪者和受害者之間存在高度重疊。
性敲詐,或稱”sextortion”,是一種網絡勒索形式,犯罪者脅迫或欺騙他人發送自己的性照片或視頻,然後威脅說,除非滿足他們對金錢、性好處或更多圖像的要求,否則就會分享這些圖像。
研究人員、執法部門和網路安全機構對與兒童有關的色情資訊的興趣是可以理解的,但對其在成年人中的流行程度卻鮮有研究。墨爾本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與Google合作進行的一項新的國際研究顯示,這個問題比人們最初想像的更為普遍。
「缺乏標準化的大規模數據會阻礙我們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Google員工用戶體驗研究員麗貝卡-烏姆巴赫(Rebecca Umbach)說。 “即使假設存在一定程度的少報現象,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成人中的色情信息勒索實際上相對普遍,值得進行更多的研究並投入更多的資源。”
研究人員對來自10 個國家的16,693 名18 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這些國家包括澳洲、比利時、丹麥、法國、墨西哥、荷蘭、波蘭、韓國、西班牙和美國。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46 歲,其中女性佔50.9%。研究人員發現,14.5% 的參與者(約七分之一)至少經歷過一次私密影像被傳播的威脅。約有4.8%的人稱自己是色情簡訊的實施者。
在受害者和施害者方面,各國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墨西哥(17.3%)、美國(16%)、澳洲(15.9%)和韓國(14.3%)的受害者最為普遍,而與其他九個國家相比,韓國(11.4%)的施暴者更為普遍。美國和澳洲被通報的施暴者比例同為7.1%,位居第二。
性別也有差異。在這10 個國家中,報告成為性勒索受害者的男性(15.7%)多於女性(13.4%)。約有7.0% 的男性和4.9% 的女性表示自己是犯罪者,男性的犯罪風險是女性的1.43 倍。雖然整體模式顯示男性更有可能成為性勒索的受害者和實施者,但韓國是一個明顯的例外。在韓國,女性通報受害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06 倍,而通報犯罪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58 倍。
總共有26.6% 的LGBTQ+ 參與者表示至少有一次受到威脅,而非LGBTQ+ 參與者只有12.8%,這使他們遭遇性敲詐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多。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實施犯罪方面,12.1% 的LGBTQ+ 受訪者表示他們曾威脅過他人,而非LGBTQ+ 受訪者的這一比例僅為4.8%,這使他們報告實施犯罪的可能性高出兩倍半。
年齡層與受害情況之間存在著顯著的關係,年輕的研究參與者更有可能報告自己是受害者,這也許不足為奇。 18 至24 歲年齡層的人是35 至49 歲年齡層的人的1.95 倍,是50 至64 歲年齡層的人的3.07 倍。研究還發現,35 歲以下的人比35 歲以上的人更有可能實施色情勒索。 18 至24 歲族群報告威脅他人的可能性是35 至49 歲族群的2.75 倍,是50 至64 歲族群的8.17 倍。
為了研究受害者和犯罪者之間的重疊情況,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只是犯罪者”、”只是受害者”、”兩者都不是”或”其他”(例如,那些回答”不願透露”的人)。大多數施暴者(85.2%)也表示他們曾經是受害者。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社會公平研究中心(RMIT Social Equity Research Center)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尼古拉-亨利(Nicola Henry)說:”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私密圖像可能被用於報復或’針鋒相對’的情況,即威脅分享他人私密圖像的人自己也會受到該人或其他人的威脅。
對於男女兩性而言,無論伴侶的性別為何,現任和前任親密伴侶都是最常被報告的施害者。女性報告受到前伴侶傷害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52 倍;男性報告受到工作同事或照顧者傷害的可能性高於女性。
研究人員表示,鑑於色情簡訊在全球的普遍性,打擊色情簡訊的最佳途徑是開展教育。
亨利說:”首先,學校、大學和社區層面的預防教育需要專門針對高危險群,尤其是男孩和年輕男性。我們需要更多的資金和資源來支持sextortion受害者-倖存者,包括心理諮商、法律建議和心理健康危機支援。和約會虐待對話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在金融詐騙的背景下”。
這項研究是亨利獲得Google兩項資助中的第一項。第二筆資助將重點放在人工智慧生成的親密圖像。 Google希望這項研究能擴大人們對圖像虐待危害的了解,並支持旨在解決此問題的創新。
這項研究發表在《電腦在人類行為中的應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