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協作終見成效:環境領域重大勝利的科學啟示
最近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大氣中的氯氟烴(HCFCs)含量大幅下降,而氯氟烴會消耗臭氧層,導致全球暖化。這項進展得益於《蒙特婁議定書》,該議定書自1987 年以來成功地規範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
新的研究表明,大氣中的氯氟烴(HCFCs)有所減少,這證實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在管制破壞臭氧層和導致全球暖化的物質方面的有效性。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降低大氣中對地球臭氧層有害的化學物質濃度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這項研究證實,限制生產這些化學品的歷史性法規取得了成功。
研究結果首次表明,大氣中被稱為氯氟烴(HCFCs)的強效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含量顯著下降。這些氟氯烴也是有害的溫室氣體,因此減少氟氯烴的使用也會減少全球暖化。這項研究由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領導,今天(6月11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上。
《蒙特婁議定書》於1987 年在國際上達成一致意見,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實施管制,消耗臭氧層物質曾廣泛用於數百種產品的生產,包括冰箱、噴霧器、泡沫塑膠和包裝。
氟氯烴是作為氯氟化碳(CFC)的替代品而開發的。雖然自2010 年起全球已禁止生產CFC,但仍在逐步淘汰HCFC 的生產和使用。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位於瑞士的高海拔綜合碳觀測系統(ICOS)少女峰站,這項研究就是利用它來測量的。圖片來源:Jungfrau.ch
主要作者、大學化學學院瑪麗-居里研究員盧克-韋斯特(Luke Western)博士說:”這些結果非常令人鼓舞。他們強調了製定和遵守國際協議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蒙特利爾議定書》 ,就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因此這是對應對平流層臭氧消耗的多邊承諾的有力支持,在應對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方面也會帶來更多益處”。
哥白尼哨兵-5P 衛星的測量數據顯示,2023 年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圖片來源:包含修改後的哥白尼哨兵資料(2023 年)/德國太空中心處理
這項國際研究顯示,所有氟氯烴所含的消耗臭氧層氯的總量在2021 年達到高峰。由於這些化合物也是強效溫室氣體,它們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也在這一年達到高峰。這一高峰出現在最新預測的五年前。儘管2021 年至2023 年間的降幅不到1%,但仍顯示氟氯烴排放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Western 博士說:”目前,全球正在逐步淘汰氟氯烴的生產,計劃於2040 年完成。反過來,這些氟氯烴正在被不消耗臭氧的氫氟碳化物(HFCs)和其他化合物所取代。透過實施嚴格的控制措施和促進採用對臭氧層無害的替代品,該議定書成功地遏制了向大氣中釋放氟氯烴的數量和水平”。
這些結果依賴於全球分佈的大氣觀測站的高精度測量,使用的數據來自高級全球大氣氣體實驗(AGAGE)和美國國家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
共同作者、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大氣科學家馬丁-沃爾默(Martin Vollmer)博士說:”我們採用了高靈敏度的測量技術和全面的協議,以確保這些觀測結果的可靠性。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究科學家Isaac Vimont 博士補充說:「這項研究強調了我們在環境監測中保持警惕和積極主動的迫切需要,確保其他受控的臭氧消耗氣體和溫室氣體也遵循類似的趨勢,這將有助於為子孫後代保護地球。
參考資料全球減少有害溫室氣體和消耗臭氧層物質:《蒙特婁議定書》的成功得到確認,2024 年6 月11 日,《自然-氣候變遷》。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