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長的氧化亞氮排放量促使科學家發出警報
受農業驅動,四十年來,一氧化二氮排放量急遽上升。最近排放量的增加加劇了人們對其對全球暖化和環境健康影響的擔憂。由於沒有消除一氧化二氮的技術,必須將重點轉移到減少排放量上,以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從1980 年到2020 年,一氧化二氮–一種比二氧化碳或甲烷更強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有增無減,僅2020 年就有超過1000 萬公噸被釋放到大氣中,這主要是因為耕作方式造成的。這項發現來自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的新報告。
這份由波士頓學院研究人員領導撰寫的題為《2024 年全球氧化亞氮預算》的報告今天(6 月11 日)發表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報告指出,在2010 年代,農業生產造成的氧化亞氮排放量佔人類排放總量的74%。這些排放主要是由於在耕地上使用化學肥料和動物糞便造成的。
與二氧化碳和甲烷一樣,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也在全球暖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它是自然產生的,但也主要由農業活動產生。根據波士頓學院研究人員為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撰寫的一份新報告,1980 年至2020 年間,人類驅動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有增無減,到2020 年,將有超過1000 萬公噸的一氧化二氮被釋放到大氣中。資料來源:全球碳項目
減少排放的迫切性
國際研究小組報告說,在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下降以減少全球暖化的時代,2020 年和2021 年一氧化二氮流入大氣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快。在地球上,過量的氮會造成土壤、水和空氣污染。在大氣中,氮會消耗臭氧層,加劇氣候變遷。
這項研究由來自15 個國家55 個組織的58 位研究人員組成,是對全球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和吸收匯進行的最全面的研究。
報告的主要作者、波士頓學院席勒全球永續發展研究所教授田漢欽說:”人類活動產生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必須減少,才能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巴黎協定》規定的2攝氏度以內。
2022 年大氣中一氧化二氮的濃度達到了十億分之336,比工業化前的水平增加了25%,遠遠超過了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之前所做的預測。
代表全球碳專案協調這項研究的田說:”如果我們有機會避免氣候變遷帶來的最壞影響,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就應該迅速減少,實現淨零排放,而這種排放量的增加恰恰發生在這個時候。
1980 年,全球農民使用了6,000 萬噸商用氮肥。到2020 年,該產業的用量將達到1.07 億噸。同年,動物糞便的用量為1.01 億噸,2020 年的總用量為2.08 億噸。
溫室氣體無限制地增加,其全球升溫潛能值約為二氧化碳的300 倍,為地球帶來了可怕的後果。
研究人員利用過去四十年間在陸地、大氣、淡水系統和海洋中進行的數百萬次一氧化二氮測量結果,對全球一氧化二氮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評估。
研究人員檢查了在世界各地收集到的所有導致一氧化二氮排放的主要經濟活動的數據,並報告了全球一氧化二氮的18 個人為和自然來源以及3 個吸收”匯”。
研究人員發現氧化亞氮排放量最大的10 個國家是:中國、印度、美國、巴西、俄羅斯、巴基斯坦、澳洲、印尼、土耳其和加拿大。
報告稱,一些國家在實施減少一氧化二氮排放的政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成功。自201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排放量已經放緩;過去幾十年來,歐洲的排放量也是如此。
在美國,農業排放量持續攀升,而工業排放量則略有下降,整體排放量持平。來自土壤、淡水和海水的一氧化二氮自然排放源保持穩定。
全球碳計畫成立於2001 年,該計畫分析人類活動對溫室氣體排放和地球系統的影響,為三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編制全球預算,評估排放和吸收匯,為進一步的研究、政策和國際行動提供資訊。
改善農業生產方式,限制氮肥和動物糞便的使用,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水污染。田說,有必要進行更頻繁的評估,以便針對高排放地區和活動進行減緩工作。如果要在《巴黎協定》的目標上取得進展,就需要改進源和彙的清單。
“雖然不同地區已經採取了一些成功的減氮舉措,但我們發現這十年大氣中氧化亞氮的積累速度加快了,”全球碳項目執行董事、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的研究科學家Josep Canadell說。 “2020年和2021年大氣中氧化亞氮的增長率高於以往任何一個觀測年份,比前十年的平均增長率高出30%以上。”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