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WWDC開幕釋出「AI大招」 外媒都怎麼看?
蘋果公司的2024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正式拉開序幕。蘋果在開幕主題演講中發布了AI工具套件「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與OpenAI合作等以AI為重點的內容。以下是外媒對蘋果這次WWDC的評論摘要:
蘋果CEO庫克在WWDC上
彭博:蘋果謹慎看待AI OpenAI淪為小配角
蘋果與OpenAI的合作醞釀了幾個月,但在備受期待的WWDC上只是短暫提及,大部分時間都在宣揚蘋果在自主AI技術。整場主題演講超過了1小時45分鐘,但蘋果只拿出了大約兩分鐘討論與OpenAI的合作。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出現在了蘋果WWDC現場,但沒有登上主題演講的舞台。他在蘋果宣布與OpenAI合作後發布推文稱,「非常高興」與蘋果合作。
彭博社指出,蘋果對於AI的態度十分謹慎,因為ChatGPT、Gemini 等聊天機器人有時難以提供完全準確的信息,而蘋果則希望更多聚焦風險較低的任務,例如整理照片集或幫助預訂晚餐。
路透社:WWDC未能打動華爾街AI提振作用短期看不到
路透社稱,華爾街對於蘋果WWDC的開幕反應冷淡,因為投資者希望看到蘋果推出更多令人讚嘆的AI功能,以及讓蘋果在與市場領頭羊微軟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的保證。週一收盤,蘋果股價下跌近2%。 「蘋果智慧確實會以一些小而有意義的方式取悅用戶,它讓蘋果達到與其同行相同的水平,但不會超過他們。」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師迪潘詹·查特吉(Dipanjan Chatterjee)表示。
蘋果市值接連被微軟、英偉達超越
而且,蘋果仍然過度依賴iPhone。一些分析師表示,新的AI功能帶來的任何提振作用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顧問公司PP Foresight分析師兼創辦人保羅·佩斯卡托雷(Paolo Pescatore)表示:「在這場早期競爭中,Alphabet,尤其是微軟,搶佔了先發優勢,並擁有雲端資產,他們處於更有利位置。
華爾街日報:蘋果轉嫁AI責任
蘋果股東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投資組合經理戴維·瓦格納(David Wagner)表示,隨著蘋果與外部開發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開發更先進的AI功能,該公司正在尋找方法,使自己免受與這些生成式AI模型相關的一些風險和成本的影響。這些新的AI系統耗費了數十億美元的運算資源,其中一些系統偶爾會編造事實,並出現其他意想不到的行為。
「蘋果正在把AI責任轉嫁給OpenAI這樣的合作夥伴。蘋果知道哪些仗該打,哪些仗不該打。(AI)不是他們要打的仗。」瓦格納說。
華盛頓郵報:蘋果無法再忽視生成式AI的影響力
蘋果已正式宣布進軍人工智慧領域,並與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達成策略合作,計畫在其產品中整合OpenAI的技術。此舉意在追趕Google和微軟等競爭對手。近月來,Google和微軟頻頻展示人工智慧如何提升他們的手機、筆記型電腦和軟體的效能,從而超越蘋果。
除了推廣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技術外,蘋果還宣布將於「今年稍後」在其手機、電腦和iPad中內建ChatGPT。這項決策顯著體現了對OpenAI技術實力的認可,並將使ChatGPT觸及數億蘋果用戶,這些用戶可能此前並未接觸或打算使用該技術。
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新動向凸顯了整個科技產業對這一前沿技術未來的巨大期待。多年來,蘋果一直以其封閉的生態系統為核心,專注於其高階手機和電腦,聲稱這種模式能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然而,接受生成式人工智慧顯示出這一技術趨勢的巨大影響力,連蘋果也難以置身事外。
同時,蘋果與OpenAI的合作可能引起監管機構的進一步審視。蘋果目前正面臨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訴訟,該訴訟指控蘋果非法壟斷智慧型手機市場。此外,蘋果與谷歌之間的大額交易,即谷歌支付巨額資金確保其搜尋引擎在蘋果的Safari瀏覽器中佔據主導地位,已成為反壟斷訴訟的焦點,該訴訟聲稱谷歌利用這一安排排擠了競爭對手。
紐約時報:蘋果加入AI競爭弱點或放慢發展速度
在OpenAI掀起生成式AI大戰近兩年後,蘋果終於在周一加入了這場競爭,宣布將把AI帶給全球逾10億iPhone用戶。蘋果推出的新AI功能也有助於平息人們的擔憂,那就是它在科技業部署AI的競爭中落後於最大的競爭對手。今年早些時候,微軟取代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在WWDC現場的奧特曼
但是,蘋果有幾個弱點可能會放慢其AI的發展。這家以保密著稱的公司一直難以招募和留住知名AI研究人員,因為它限制公司發表研究成果的數量。它還尋求對已發表的論文進行授權,並反對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收集這些材料,就像其他生成式AI公司在構建和訓練自己的技術時所做的那樣。
日經亞洲:蘋果承認不足與OpenAI合作是一個新方向
《日經亞洲》稱,蘋果先前一直不願在核心技術上與外部公司合作,這次在AI上與OpenAI合作是該公司一個新方向。 「蘋果需要講述一個AI故事,蘋果智能應該有助於安撫緊張的投資者,讓他們相信蘋果正在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倫敦行業研究公司CCS Insight的首席分析師本·伍德(Ben Wood)表示,“與OpenAI在ChatGPT上的合作標誌著蘋果的一個新方向,該公司此前一直不願在核心技術上與外部公司合作。”
伍德同時指出,與OpenAI的合作也顯示蘋果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可以說,蘋果承認了它的不足,因為ChatGPT是在Siri不再能夠幫助用戶時參與進來的。這確實會讓蘋果面臨一些漏洞風險,因為它無法控制OpenAI的模型,但也為蘋果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AI合作夥伴關係。
BBC:蘋果與OpenAI合作不同尋常
儘管外界普遍預期蘋果將會整合OpenAI的ChatGPT技術,但這家一向嚴格保護自己產品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
BBC指出,多年來,蘋果拒絕允許其用戶下載App Store以外的任何應用,理由是這些應用程式可能不安全。而現在,蘋果要與外部公司合作了。另外,蘋果還得小心AI犯錯。近幾個月來,Google和微軟已經因其AI產品所犯的錯誤而面臨審查。在錯誤答案走紅網後,Google在5月取消了一項新功能。
金融時報:蘋果能在AI競賽中趕上競爭對手嗎?
在過去兩年中,Google、微軟、Meta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紛紛投入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競賽,並對支撐這些高階模型的硬體進行了巨額投資。同時,蘋果尚未推出清晰的人工智慧策略。
分析師認為,庫克面臨的挑戰在於,他需要讓蘋果成為這場將定義未來十年科技成長趨勢的科技競賽的主要競爭者。
摩根大通分析師薩米克·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強調:“蘋果需要消除外界關於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滯後的看法,並展示他們已處於與其他行業巨頭同一水平線上。”
蘋果在新技術上通常採取的策略是精益求精,而不是首創——他們更傾向於完善現有技術以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但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興起,蘋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需要迅速採取行動。
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策略主要聚焦在三個面向:一是開發足以支撐其設備日益增多的人工智慧功能的晶片;二是創造足以吸引消費者的所謂「殺手級」應用;三是確保能夠使用由微軟和谷歌控制的最先進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
蘋果已組建了一個由前谷歌大腦高管約翰·詹納安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領導的頂尖人工智慧團隊,並開發了強大的晶片,足以驅動「人工智慧手機」。美國銀行的分析師瓦姆西·莫漢(Wamsi Mohan)認為,當蘋果能夠提供一個“與設備上所有功能完全集成,且能與雲端的專家代理交互的對話助手”時,人工智能iPhone的“殺手級”應用將會出現。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預測,到2027年,「人工智慧手機」將佔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43%,屆時使用這些裝置的用戶將達到10億。
IDC也預計,到2024年,安卓智慧型手機銷量將年增4.8%,而蘋果的成長率僅為0.7%。 IDC研究主管納比拉·波帕爾(Nabila Popal)表示:“如果蘋果想要改變這一趨勢並加速增長,制定一個明確的人工智慧策略是至關重要的。”
波帕爾還指出,蘋果面臨的挑戰在於“說服消費者為何他們需要這些新的人工智慧功能,更重要的是,為何這些功能需要在他們的設備上實現,以促進他們進行設備升級。”
連線:蘋果與OpenAI合作意義重大
透過OpenAI這個意外的合作夥伴,蘋果終於正式進入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
蘋果宣布,將從今年稍後開始,將OpenAI的ChatGPT等外部人工智慧模型整合入其軟體生態系統。此整合方式將完全基於使用者的選擇,不需支付額外的ChatGPT訂閱費用。 Siri將智慧評估請求是否適合使用ChatGPT進行增強,並會在提供資訊前徵得用戶同意。蘋果還計劃持續開發並引進更多先進的人工智慧模型。
蘋果與OpenAI的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蘋果在大語言模型應用領域的快速部署。透過讓Siri接入OpenAI的聊天機器人,蘋果不僅確保用戶能體驗到市場上最前沿的產品,還在處理複雜問題時降低了聲譽風險。這項策略也為蘋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以加速自家人工智慧模式的研發。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Andy Wu,專研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的策略,他對此評論說:“蘋果正式參戰意味著所有科技巨頭都已展示了他們在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的初步戰略。”他也指出,儘管蘋果在這一領域起步稍晚,但憑藉其龐大的用戶基礎,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機會。
不過,Andy Wu同時指出,運行先進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所需的高昂成本和管理可能產生的誤導性訊息,都將為蘋果帶來新的挑戰。他補充說:“今天部署這項技術意味著需要接受這些風險,這與蘋果一貫追求精緻產品和完全控制的傳統有所衝突。”
至少到目前為止,蘋果已經明確了自己的人工智慧策略藍圖。接下來,它將全力實施這項宏偉計劃,避免落入其他科技巨頭曾經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