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大佬們在重慶吵起來了:李書福開砲降價助長偷工減料廣汽掌門呼籲國家干涉
火藥味有點濃。吉利李書福說:內卷價格戰,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廣汽曾慶洪+1,而且他更尖銳:捲下去不是辦法,讓企業沒法活,呼籲國家幹預。緊接著就有大佬表達不同意見。
比亞迪王傳福說:卷是市場經濟的規律,你逃不過的。
長安朱華榮也說:卷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常過程。
…
正在進行中的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車企一把手們越說越敢說,越吵越激烈。
廣汽曾慶洪:呼籲國家介入內卷,呼籲油電同權
廣汽曾慶洪應該是這次重慶論壇上言辭最激烈的一位了。
主要幾個觀點如下:
1)這樣捲下去不是辦法:這樣捲下去就不是辦法。企業的目的是什麼?是盈利。而獲利又是為了什麼,是為社會做貢獻,包括繳稅和提供就業機會。但現在呢?都在裁員,包括廣汽集團也裁了不少。
2)要有大局觀和格局觀:這樣下去,對社會、國家會有好處嗎?我們應該要有大局觀和格局觀,要有長期主義戰略,而不是僅著眼於眼前的’卷’。我們要站在國家大局,要有長期主義和長期長期發展的思考。
3)要有理性的捲:’卷’沒問題,這是市場規律、價格規律。但’卷’也是有規律的,不能隨便地’卷’,要有理性地’卷’。要不然怎麼繳稅,怎麼為國家做貢獻?
4)2023 年豐田淨利2293 億:2023年國內主要18家上市車企中,有12家實現盈利,但這12家中國車企2023年的淨利潤加起來也沒有超過900億。豐田的淨利是12家中國車企加起來的2倍多。
5)油電同權:卷價格到底該怎麼捲?沒錢賺、沒有效益,企業不可以生存,沒有企業能虧幾百億,你們看看年報,怎麼做?所以希望政府研究這個主題,是不是到50%的時候,調查一下,是不是油電同權?
這裡要明確一下,曾慶洪提到了豐田2023 年的財報,說是中國18 價上市車企中12 家獲利車企的利潤加起來的兩倍多。
這裡核心原因是,豐田賺取的全球的利潤。
廣汽一把手的意思,應該是呼籲國內的各位友商們,多考慮考慮怎麼推進出海去跟豐田大眾這樣的企業競爭,而不是關起門來打價格戰,搞得大家都沒法盈利。
而他還表達了,自己一定會向國內主管機關提出建議,出手干涉現在這樣的內捲。
吉利李書福:中國內卷舉世無雙,有利有弊
李書福的發言,也著重強調了內卷帶來的弊端,但不像廣汽曾慶洪這樣激烈,並且他演講的內容,也不僅僅圍繞價格戰。
總結李書福的主要觀點也是五個。
1)反思中國汽車產業鏈「卡脖子」的問題:因為汽車工業是全球性的產業,其產業鏈之長,世界各國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程度之深是客觀事實,不能迴避這個客觀事實。
2)關於新能源汽車的定義:電動車不等於新能源汽車,如果把電動車都說成新能源汽車,那麼所有用電設備都可以稱之為新能源設備,不妥。中國的能源結構70%左右是煤電,各種清潔能源30%左右,如何實現化石能源清潔利用,如何規模化利用清潔能源,這是決定電動車命運的關鍵。
3)吉利怎麼看新能源:解決方案就是把這樣的無法上網的綠色電能與集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合成液體能源,為內燃機提供燃料,至於是電驅還是混動還是燃油驅動,都可以叫新能源車。
4)怎麼看內卷:中國汽車工業的內捲程度全球第一,價格戰一浪高於一浪,也是舉世無雙,這種現象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市場化程度高,法律健全,執法嚴格,透明公平競爭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壞事。無窮無盡的內卷,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其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
5)安全:是汽車產品的基本前提。電動車的大規模應用還沒有在實踐中反覆驗證,存在許多不確定可能性。汽車性能與安全科技,需要實踐的總結和時間的沉澱。電動車如何與內燃機汽車展開全價值鏈競爭,並且取得全面勝利,至少還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在許多領域持續尋求技術突破。
李書福發言中最被關注的,當然是關於內卷、無序競爭的觀點。不過更重要的,是他明確了吉利對尋能源發展趨勢的看法。
吉利認為新能源革命不是侷限在車這個層面,而是關係到整個國家社會能源結構變革的大事。他所提的“液體燃料方案”,其實就是吉利一直力推的甲醇汽車路線。
智慧車參考曾經詳細介紹過,甲醇實際上扮演了能源載體的角色,把電能、二氧化碳透過反應固定在甲醇分子中,參與到整個經濟運行,使碳循環起來,總量不增加。
比亞迪王傳福:誰都逃不過卷,別人怕你是因為你強大
王傳福的演講,裡裡外外就兩個字:自信。
恐怕很難有車企老闆能有他這樣的底氣和心境。
總結下來,它的發言主要圍繞在內卷、出海和技術創新幾個要點。
1)關於出海:國外對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很焦慮,甚至有的很害怕。這反而說明了我們自身真得做得不錯,不強的話,別人的不會怕,特別是歐美,他們是汽車的老祖宗,這讓我們對中國自主品牌感到驕傲。中國自主品牌在技術的提升、產業鏈的建設、產品的開發、市場的營銷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2)卷很正常,逃不過:卷價格、卷技術、卷規模、卷流量等等。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什麼?就是過剩。只有過剩才有競爭,競爭才能產生繁榮,這是一個自然規律,不必焦慮、所有的企業家要擁抱、參與這種卷,擁抱這種競爭,在競爭中出海。
3)核心還是創新:新質生產力核心也是創新。新能源變革的核心是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實際上是科技的革命。說到創新,就是人才,比亞迪現在有差不多10萬名工程師人才,圍繞電動車所需的部分,如包括電池、馬達、電控來儲備人才。
4)供應鏈整合:傳統的燃油車有100年的發展時間,新能源汽車過去十幾年,在創新的過程中,各種技術的疊加,各種技術的整合創新尤其重要。比亞迪率先建立了高度垂直整合的平台,打破了許多產業之間的壁壘,讓工程師在高度垂直整合的環境下進駐,並高度靈活創新。百年的汽車史,早期的時候汽車剛誕生之際,像賓士、寶馬,汽車的老祖宗,包括像福特也是垂直整合的,這樣才能夠快速地迭代、快速地形成創新,形成產業鏈。
比亞迪負責品牌和市場的李雲飛,也補充了更犀利的觀點:
原材料大幅下降使降價成為可能。如果車企原料成本的下降沒有在產品定價裡反映出來,是對消費者的不道德。
內卷是“打牌”,企業要量力而為,這輪跟不起,還有好多輪,汽車是個長跑,別氣急敗壞掀桌子。
長安朱華榮:捲了我們4個老漢
重慶是長安汽車主場,「東道主」朱華榮用非常幽默的方式開場:
最近,業界的四位老漢(朱華榮、魏建軍、李書福、尹同躍)都開始透過直播帶貨,捲出了新高度。昨天晚上我還和其他三位老漢要肖像權,今天發言要用,他們都同意了。
隨後朱華榮用四個字總結汽車產業的變化—「新、智、合、卷」。
「新」是指汽車產業正在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轉變為綜合性出行產品、服務和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逐漸演變為集移動多功能空間、智慧運算終端、資料擷取載體和移動儲能單元於一身的「智慧汽車機器人」。
談到“智”,朱華榮強調,隨著5G技術、人工智慧晶片等“技術群”的突破,汽車行業正在迅速向數位轉型。 「新能源車開啟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這只是序章,數位智慧化的新車才是真正的未來。」朱華榮以長安旗下的阿維塔為例,詳細描述了他們與華為聯合研發的智慧系統。該系統配備了3顆光達、6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音波雷達和13顆攝影機,總共34個感測器,算力高達400TOPS,並具備無圖智駕NCA能力。
談到「合」時,朱華榮表示,全球汽車產業並沒有走向逆全球化,而是更積極擁抱全球化。儘管當前面臨地緣政治和逆全球化等挑戰,但汽車產業的新合作依然充滿活力。
最後,談到“卷”,朱華榮說競爭從最初的捲成本、卷價格、卷技術,到現在的捲高管、卷用戶、卷服務,更是產生了新卷王——卷流量。但流量也是生產力,是生產要素,主管本身就自備流量。
內捲本身意味著對卓越的追求,這種競爭將提升中國品牌的高度,並最大化用戶利益。
內捲也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常過程,是促進產業快速回歸良性競爭的最佳方式。
蔚來李斌:「卷」也別忘合作,中國汽車一榮俱榮
太有趣了,蔚來不就是廣汽老總說的「年虧幾百億」的車企嗎?
不過李斌雲淡風輕,毫不介意,發言沒有刻意迴避內卷,但更聚焦產業。
李斌直言汽車界“卷”很正常市場競爭必然的結果,同時也呼籲車企“不要忘了合作”,尤其是涉及到基礎設施等領域。 “涉及到長壽命電池,涉及到出海這些事情上,都需要合作。”
李斌表示,中國汽車產業「一榮俱榮」── 最後不可能只剩下一兩家,一定是集體的成功,不可能只是一家企業的成功。
李斌此次也提到了電動車電池壽命的問題。
他認為,若車的壽命超過了電池的壽命,就是比較大的問題,大家需要事先關注這個事情。 「呼籲大家提前關注這個事情,去開發長壽命電池,為了長期的電池質保,還有以後的售後也要做好規劃。」他還表示,如果電池壽命問題不解決,8 年之內一共有2000多萬台車的電池會出保固。
當被問及“蔚來的錢到底虧在哪裡”,李斌表示特別簡單,虧在研發上,虧在基礎設施投入上。不過在研發投入方面不管多難,蔚來每季還是維持30億元至40億元的投入。
李斌還談及如何做到銷售持續穩定向上:
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充換電網路的覆蓋,因為現在蔚來大部分的車還是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賣出去的,在三四線城市,不管是從知名度還是基礎建設網絡上都是一個劣勢,還需要補強短板。第二,對蔚來來說,要把我們已經具備的能力,例如智慧化、硬體方面的能力發揮出來,要加快軟體方面的迭代。第三,我們要更主動跟用戶交流,依托用戶的口碑把產品品質做好,能夠真真正正’破圈’。 」李斌表示。
理想李想:“我好久沒出來了”,學習學習
「好久沒出來」的李想,這次重點談技術。
說了一個令人吃驚的進展:
L3年底交付,L4三年內落地!
李想認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長期面臨一個核心問題:如何模仿人類駕駛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尤其是處理各種極端情況(corner case)的能力。為此,理想汽車從去年9月開始組建專門的自動駕駛研究團隊,深入探索人類駕駛的奧秘。
李想引用了《思考,快與慢》一書中的理論,將人類駕駛過程分為系統一與系統二兩種模式。系統一負責處理日常駕駛中的簡單、快速反應任務,而係統二則應對複雜路況和緊急狀況。李想認為,自動駕駛系統也應借鏡這種雙模式工作機制,建構類似人類駕駛的智慧化系統。
在自動駕駛系統一的實現上,理想汽車採用了端到端的技術路線。該技術將完整的駕駛場景數據作為輸入,直接輸出駕駛決策,從而提高了處理效率。然而,面對複雜路況與未知情況,僅有系統一顯然不夠。因此,理想汽車開始探索系統二的建構。
系統二的靈感來自人類駕駛者如何處理corner case。李想分享了一個個人經歷,即透過提升駕駛者的能力而非單純學習corner case來解決問題。基於這一思路,理想汽車引入了VLM(視覺語言模型)技術,透過壓縮大模型並部署到車輛上,實現了對複雜路況的提前預判和特殊處理。 VLM模型不僅解決了系統二的泛化問題,也實現了對導航地圖的準確理解,擺脫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在驗證自動駕駛能力方面,理想汽車採用了基於Diffusion Transformers(DiTs)的生成式小型世界模型。透過建構一個虛擬的駕駛環境,讓自動駕駛系統在其中進行模擬考試,從而驗證其在實際道路環境中的表現。
李想透露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完成了相關技術的研發和驗證工作,並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向所有用戶推送全國無圖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同時,也將向測試用戶推送基於300萬clips訓練出的端對端+VLM自動駕駛系統。預計最快在今年底、最晚明年年初,理想汽車將推出透過超過1000萬clips訓練出的更完善的自動駕駛體系,為用戶提供監督型L3級自動駕駛體驗。
基於這套技術體系,李想相信無監督L4等級自動駕駛可以在三年內實現。
怎麼說呢,李想開始何小鵬化了。
有沒有理想汽車的用戶出來分享一下,智駕用起來的體驗到底如何?
重慶論壇是啥?
有點像百人會,是一個半官方性質的論壇,和重慶國際車展綁定,從2013年開始,每年都會辦。
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產業分會和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組委會聯手打造,目的是探討汽車技術發展、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組織全球範圍內的企業、政府、學者和媒體展開卓有成效的對話。
通常重慶論壇都是緊扣汽車發展的時代主題,邀請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高科技IT巨頭、汽車領域投資人等等,以各自獨特的視角縱論汽車產業熱門議題。
重慶論壇這兩年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業界齊聚一堂各抒己見思想碰撞的盛事之一。
One more thing
中國車企在重慶論壇上“神仙打架”,合資哪去了?
有趣的是,豐田中國也積極參與了這場重慶論壇。
大概說了這麼幾點:
1)豐田透過合資合作技術轉移,為中國汽車工業培養了大量人才。
2)現階段需要多元化的技術路徑,包括BEV、HEV、PHEV、RCEV四大,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選項。
3)豐田汽車研發中心已更名為智慧電動車研發中心,目的是致力於意識與工作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