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的汽車全面電氣化可能需要更大規模的銅礦開採工作
一篇新論文對未來幾年的銅供應及其對電動車技術發展的影響進行了預測。我們將需要更多的銅礦,或者我們可以調整混合模式,以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供應需求的最佳效果。
銅對未來的電動車技術至關重要,但僅靠回收可能無法滿足汽車產業的需求。根據國際能源論壇(IEF)最近發布的文件,如果我們無法找到一種方法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金屬需求,或徹底改變我們的電氣化努力,那麼人類可能很快就會面臨嚴重的供應問題。
國際環境基金指出,銅在人類未來的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銅對於發電、輸電和儲電至關重要。電氣化將塑造未來,而電氣化的速度將取決於銅的供應量和當前氣候政策下的需求。以往的研究對銅的供應表示擔憂,”似乎普遍假定”將”以某種方式”提供更多的銅,以適當推動綠色轉型。
國際環境基金的文件預測了2018年至2050年的銅供需情況,並將兩者置於銅礦產量的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該組織表示,僅為滿足當前”一切照舊”的趨勢,未來30年全球銅礦開採量將增加115%,而全球汽車電氣化所需的銅礦將增加55%。
從長遠來看,需要鼓勵銅礦的勘探和開發,美國和歐盟都應努力在各自的大陸上擴大”負責任”的採礦活動。勘探位於地下深處的銅礦需要先進的技術,而且必須為這些勘探工作提供”大量”土地。也應考慮海洋採礦。
除了更大規模和更密集的採礦工作外,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部分電氣化也是一個替代解決方案。根據IEF 的數據,混合動力車生產所需的銅量(29 公斤)僅略高於內燃機汽車(24 公斤),而基於電池的電動車生產則需要60 公斤。
報告指出,完全過渡到混合動力汽車製造只會導致全球銅需求”輕微”增加,而且不需要大幅改善電網配電。此外,混合動力汽車對溫室氣體排放和主要城市污染水平的正面影響幾乎與全面電氣化相同。 IEF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考慮到資源可用性和採礦前景,這可能是更現實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