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持續發酵「一箱難求」再度上演
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商船的經濟影響正在擴大。隨著船隻繞過非洲好望角,航行日程難以預測的船隻堵塞了亞洲主要港口,導致一些地方空箱短缺,其他地方貨櫃堆積如山。運往美國和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越來越長,運費也不斷上漲。
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美國對商品的強勁需求。但最新一輪貿易動盪很大程度上源自於紅海改道。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海事數據和諮詢公司Sea-Intelligence最近計算出,改道使從亞洲到地中海的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了近40%,到北歐的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了15%。
船隻繞行正加劇新加坡等港口的擁擠。阿聯酋的傑貝阿里港也面臨擁擠問題,因為它靠近紅海,而且它是透過杜拜的海運和空運貨物的主要轉運中心。
全球主要港口面臨擁塞問題
作為全球第二大貨櫃港的所在地,新加坡上週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自2024年初以來,新加坡的入境貨櫃數量大幅增加,導致今年1月至4月的貨櫃數量同比增長8.8%。新加坡港務局表示,一些船隻的等待時間為兩到三天。
Linerlytica貨櫃市場分析師Tan Hua Joo表示,“由於非預定船舶抵達數量增加,且碼頭利用率過高,預計情況將會惡化。”
隨著船舶停泊時間增加,航程也延長,為這些服務付費的供應鏈經理不得不提前下訂單。 Sea-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貨櫃船的準點率已降至52%左右,與2022年初疫情期間約30%的低點相比,去年的改善幅度已大幅收窄。
貨櫃船的準點率正在下降
從中國運往歐洲和美國東海岸的貨物運輸時間特別長,因為這些航線上的大多數船隻都避開了蘇伊士運河這條捷徑。
運輸天數仍在增加
在需求方面,美國強勁需求正在加劇運力緊張,今年前四個月洛杉磯港的進口量就顯示出這一點。美國最繁忙港口5月份的初步數據顯示,這一勢頭仍在繼續——過去四周中有三週的吞吐量高於去年同期水準。
經由洛杉磯港的進口強勁
供需失衡至少發生在7月至9月航運旺季前一個月。那時零售商會為返校銷售和年終假期備貨,並向亞洲供應商下大筆訂單。目前還沒有達到疫情等級的恐慌程度,但一些分析師表示,在地緣政治風險和關稅威脅如此普遍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可能會自行加劇。
貨櫃短期價格上漲
Vespucci Maritime創辦人、航運分析師Lars Jensen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船運公司提前進入旺季,造成了運力短缺和運費上漲,這導致其他船運公司也加入其中。」他表示,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正在製造他們希望避免的危機」。現貨運費因此大幅上漲。
隨著需求的增加,成本更高的運輸方式——航空貨運——也對特定航線產生了影響。物流技術公司Flexport Inc.的高級主管兼EMEA地區海運業務負責人Trine Nielsen表示,這顯示一些貨主「預計高峰期將持續更長時間」。
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WorldACD的產品開發總監Rogier Blocq表示,從波斯灣和南亞到歐洲的航空貨運價格5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漲了近80%。這在同期全球平均價格成長約3%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
波斯灣和南亞地區的航空貨運價格大幅上漲
全球第五大貨櫃運輸公司赫伯羅特的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表示,這個相互關聯的系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平衡還不得而知。
他表示:“如果紅海局勢沒有改善,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