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大豆廢料為養殖魚類提供綠色食品
水產養殖業的一大諷刺之處在於,儘管人工飼養的魚類本身不是野生捕撈的,從而減輕了野生魚類的壓力,減少了意外誤捕非目標物種的情況,但它們的顆粒飼料卻是由野生捕撈的小魚製成的魚粉。
考慮到這個難題,一些團體正在開發更環保的魚粉替代品。其中一種方法是在生物反應器中培養某些類型的細菌。這些微生物產生的營養素稱為單細胞蛋白,從反應器的液體生長介質中提取出來,脫水後用作魚飼料。
但遺憾的是,生長培養基價格昂貴,而且通常很難在生物反應器中維持適當的生長條件。如果使用天然存在的大量蛋白質生產細菌的液體,成本會低得多,也容易得多。
大豆加工廢水就是這樣一種液體。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和淡馬錫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首先從一家食品加工公司取得大豆廢水。
富含酸性丙酸桿菌和丙酸桿菌的淤泥狀液體在四個4 公升(1 加侖)生物反應器中放置了136 天。在此期間,一直保持低氧水平和30 ºC (86 ºF)的溫度。
然後從污泥中收集細菌產生的單細胞蛋白質。在下一步實驗中,一組60 尾亞洲鱸魚幼魚在24 天內食用的食物包括一半魚粉和一半單細胞蛋白,而對照組則只食用魚粉。
在這段時期結束時,發現兩組魚的生長量相同(事實上,蛋白質餵養的魚的生長更穩定)。這項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兩種食物幾乎都能滿足亞洲鱸魚幼魚對蛋白質、必需胺基酸和脂肪的需求。兩種日糧中唯一缺乏的是足量的氨基酸賴氨酸,這可以在實際使用中添加。
還有一個好處是,以這種方式生產魚飼料可以利用一種原本可能被閒置的物質。相較之下,現有的一些飼料中含有人類可能會食用的豆粕。
南洋理工大學的Stefan Wuertz 教授說:”我們的研究成功證明了將大豆加工廢水轉化為水產養殖飼料的寶貴資源的潛力,有助於向循環生物經濟過渡。”
有關這項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